标签:
杂谈 |
不久前,因为制作人梁翘柏先生的原因,为香港的艺术杂志《MUSE》回答了一堆问题,受访的是李焯雄先生与我,身份是梁的好友。那访问N来N去的搞了好久,总觉得不贴出来有点可惜;其次,Kubert算是最常跟我在围脖聊天,有来有往胡说八道的人,常常会被朋友们问起,这个人到底是谁?嗯,还有那么多的人并不知道,这是我最爱的香港音乐制作人呀……小朋友看博客留言说的对,我写到的人,他们常常都并不知道是谁,嗯,先把人物介绍给贴了:Kubert
<Muse>:How did you meet Kubert? What was your first impression of him?
Now:The truth is, I met his music long before I met him. I was his fan, I like his early works, and also his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musicians (Which song/album is the most memorable for you and why?).
事实上,我遇到他的音乐很早,远远早过我见到他的人。你的问题让我突然一时不知怎么样 完整的回答,因为事实上,我曾经遇到过他一次,在陈奕迅的《爱情呼叫转移》(粤语版为《富士山下》)的北京校园演唱会上面,他是那两张唱片的制作人,以及当时陈奕迅乐队的队长,而我当时的身份,是***,那场演唱会的负责人。我的好友,也是Kubert的朋友,著名乐评人科尔沁夫,知道我非常喜欢《追忆似水年华》,因此很乐意介绍我与Kubert认识,但当时的我,居然害羞道不敢走上前认识他,被同在场的朋友们耻笑为“小粉丝心态”,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所以我说,因为他的音乐,我真的是他的fan。
真正的认识,是因为我与他共同拥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好友,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却也是他最最重要的朋友,著名作词人李焯雄Francis。Kubert因为做MTV节目的音乐总监,要来北京工作一阵子,而此时我们又已经在内地的SNS网站上面互加好友,因此见面,就是相当自然的事情了。第一次真 正作为朋友见面,是kubert、Peter Kam、科尔沁夫与我,这样。
毫无疑问,最征服我的作品是《追忆似水年华》,我在2006年听到的时候,惊为天人,完全不相信这是四五年前的创作,因为实在太超前,而且充满了想象力与爆发力,那张唱片(EP)让我觉得 相当梦幻,就是你理想中完美的东西,突然间出现在你面前的样子。
类似这样的感觉,就国语音乐来说,我一生只有两次,一次是第一次听到杨乃文唱《星星堆满天》,那是我心目中完美的摇滚女生的偶像;另外一次是听到《追忆似水年华》。
<Muse>:What is your current impression of him?
Now: A child (How is he childlike?)
就工作的层面,他是个专业并且苛刻的音乐人,我很尊敬他的那个部分。但抱歉,更多的时 候我是他的朋友,所以在很生活,或者很生活化的情态下,他是一个安静的、不太合群的、理想主义的、生活能力不怎么强的、而且任性、很好骗的、没长大的小孩子。非常讨厌的摩羯座,死硬骨。
说好听一点的话,是Kubert有 相当充满的“赤子之心”,只不过你需要有耐心与默契才可以见得到罢了。
<Muse>:Any memorable stories to share?
Now: Not long after we've known each other, we were having coffee, and he told me an unforgettable story about Nick Tse and "The Asian King of Drummers" (Can you tell us some details of the story?), it made me realize deep down inside he is still a poet and a rocker. (What is it about the story that made you think he is a poet and rocker?)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对此事印象深刻,并 不是因为他当时的故事。Donald Ashley与谢霆锋,想也知道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我比较深刻的原因,是那之前,我们偶尔喝咖啡,聊天,吃饭,基本都是我在讲故事给他听,我在提醒这提醒那生怕他在北京过得不开心,那是他第一次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给我听,大概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他手舞足蹈的讲“鼓王”怎样教谢霆锋打鼓,怎样在自己窘迫需要帮助的时候拒绝陈奕迅的帮助,因为他觉得那有失面对音乐的尊严感……”故事不重要,比较重要的是,我明白他与鼓王,在某个程度上面,是一种人,拥有一种面对生活与音乐的态度,也拥有一样的硬骨。
如果这个故事不合格,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在 唱片工业滑落到无以复加,制作人的案子日日减少,制作费越来越低的情况下,Kubert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宁死不肯降低制作标准,绝对不妥协的制作人。不久前他在北京为 一位我很喜欢的女歌手做唱片,因为是独立发行,所以制作费用并不高,但身为制作人的Kubert,用了连歌手与经济公司都惊 讶的大管弦伴奏,坚持在歌手唱的不够完美的时候让她休息,歌词写得不够满意,他就会退货……全然不顾所有这些坚持产生的成本全部由他 来承担……事情虽小,但在今天的流行音乐圈,能做到的人,恐怕屈指可数,此事之后,梁先生在我心里香港制作人排名里立刻第一~
至于他是个诗人与rocker这件事,去听一下他小时候的浮世绘,或者8年前的追忆似水年华,甚至陈奕迅的《红玫瑰》vs《白玫瑰》,这些歌曲,这些专辑,这些音乐,都会告诉你这样的答案。
<Muse>: What's special about his music?
Now: Actually what I really like is the philosophy behind his creations and productions. (What is his philosophy?) Of course, also his pursuit of excellence at all costs 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Kubert?
他的音乐、他制作的音乐,是他思考的表达,他会希望他的音乐可以传递给听 众他的思想,甚至他对音乐的信仰,所有这一切,不需要太多言语的表述,他都用他的作品告诉你。梁翘柏,是一个用他的音乐来革命的人。
因为Kubert, 我真实的,最大的学习,是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热爱音乐的真心,尽量保持,即使在妥协的时候,也要相信理想,仰望星空。
随机文章:Sparklehorse的终点 2010-04-11
London's night, heaven's morning 2010-04-09
字疗师。 2010-03-31
神秘嘉宾 2009-01-03
幸好还有陈奕迅 2008-09-29
收藏到:Del.icio.us
<Muse>:How did you meet Kubert? What was your first impression of him?
Now:The truth is, I met his music long before I met him. I was his fan, I like his early works, and also his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musicians (Which song/album is the most memorable for you and why?).
事实上,我遇到他的音乐很早,远远早过我见到他的人。你的问题让我突然一时不知怎么样 完整的回答,因为事实上,我曾经遇到过他一次,在陈奕迅的《爱情呼叫转移》(粤语版为《富士山下》)的北京校园演唱会上面,他是那两张唱片的制作人,以及当时陈奕迅乐队的队长,而我当时的身份,是***,那场演唱会的负责人。我的好友,也是Kubert的朋友,著名乐评人科尔沁夫,知道我非常喜欢《追忆似水年华》,因此很乐意介绍我与Kubert认识,但当时的我,居然害羞道不敢走上前认识他,被同在场的朋友们耻笑为“小粉丝心态”,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所以我说,因为他的音乐,我真的是他的fan。
真正的认识,是因为我与他共同拥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好友,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却也是他最最重要的朋友,著名作词人李焯雄Francis。Kubert因为做MTV节目的音乐总监,要来北京工作一阵子,而此时我们又已经在内地的SNS网站上面互加好友,因此见面,就是相当自然的事情了。第一次真 正作为朋友见面,是kubert、Peter Kam、科尔沁夫与我,这样。
毫无疑问,最征服我的作品是《追忆似水年华》,我在2006年听到的时候,惊为天人,完全不相信这是四五年前的创作,因为实在太超前,而且充满了想象力与爆发力,那张唱片(EP)让我觉得 相当梦幻,就是你理想中完美的东西,突然间出现在你面前的样子。
类似这样的感觉,就国语音乐来说,我一生只有两次,一次是第一次听到杨乃文唱《星星堆满天》,那是我心目中完美的摇滚女生的偶像;另外一次是听到《追忆似水年华》。
<Muse>:What is your current impression of him?
Now: A child (How is he childlike?)
就工作的层面,他是个专业并且苛刻的音乐人,我很尊敬他的那个部分。但抱歉,更多的时 候我是他的朋友,所以在很生活,或者很生活化的情态下,他是一个安静的、不太合群的、理想主义的、生活能力不怎么强的、而且任性、很好骗的、没长大的小孩子。非常讨厌的摩羯座,死硬骨。
说好听一点的话,是Kubert有 相当充满的“赤子之心”,只不过你需要有耐心与默契才可以见得到罢了。
<Muse>:Any memorable stories to share?
Now: Not long after we've known each other, we were having coffee, and he told me an unforgettable story about Nick Tse and "The Asian King of Drummers" (Can you tell us some details of the story?), it made me realize deep down inside he is still a poet and a rocker. (What is it about the story that made you think he is a poet and rocker?)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对此事印象深刻,并 不是因为他当时的故事。Donald Ashley与谢霆锋,想也知道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我比较深刻的原因,是那之前,我们偶尔喝咖啡,聊天,吃饭,基本都是我在讲故事给他听,我在提醒这提醒那生怕他在北京过得不开心,那是他第一次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给我听,大概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他手舞足蹈的讲“鼓王”怎样教谢霆锋打鼓,怎样在自己窘迫需要帮助的时候拒绝陈奕迅的帮助,因为他觉得那有失面对音乐的尊严感……”故事不重要,比较重要的是,我明白他与鼓王,在某个程度上面,是一种人,拥有一种面对生活与音乐的态度,也拥有一样的硬骨。
如果这个故事不合格,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在 唱片工业滑落到无以复加,制作人的案子日日减少,制作费越来越低的情况下,Kubert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宁死不肯降低制作标准,绝对不妥协的制作人。不久前他在北京为 一位我很喜欢的女歌手做唱片,因为是独立发行,所以制作费用并不高,但身为制作人的Kubert,用了连歌手与经济公司都惊 讶的大管弦伴奏,坚持在歌手唱的不够完美的时候让她休息,歌词写得不够满意,他就会退货……全然不顾所有这些坚持产生的成本全部由他 来承担……事情虽小,但在今天的流行音乐圈,能做到的人,恐怕屈指可数,此事之后,梁先生在我心里香港制作人排名里立刻第一~
至于他是个诗人与rocker这件事,去听一下他小时候的浮世绘,或者8年前的追忆似水年华,甚至陈奕迅的《红玫瑰》vs《白玫瑰》,这些歌曲,这些专辑,这些音乐,都会告诉你这样的答案。
<Muse>: What's special about his music?
Now: Actually what I really like is the philosophy behind his creations and productions. (What is his philosophy?) Of course, also his pursuit of excellence at all costs 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Kubert?
他的音乐、他制作的音乐,是他思考的表达,他会希望他的音乐可以传递给听 众他的思想,甚至他对音乐的信仰,所有这一切,不需要太多言语的表述,他都用他的作品告诉你。梁翘柏,是一个用他的音乐来革命的人。
因为Kubert, 我真实的,最大的学习,是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热爱音乐的真心,尽量保持,即使在妥协的时候,也要相信理想,仰望星空。
随机文章:Sparklehorse的终点 2010-04-11
London's night, heaven's morning 2010-04-09
字疗师。 2010-03-31
神秘嘉宾 2009-01-03
幸好还有陈奕迅 2008-09-29
收藏到:Del.ic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