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1/large/5938279cjw1exeif7hfu2j20e80apt9b.jpg
贾樟柯对影像的敏感是脱俗和超人的。
从〈小武〉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他对色彩的克制,这种克制出于他对事件与事件中人物命运的理解。在大时代面前,在大格局大视角大叙事大体量的面前,人,格外渺小,他所关注的小人物尤其渺小。小到你的命运的大起大落,都够不上一次讲述。但,人物再小,也是个人,所以值得描述,描述地有滋有味。
懂得这一点,你就会懂得贾樟柯,对他而言,拍小人物和大人物力道差不多,小武的沮丧就是总统的烦恼,开罗宣言就是四个小武在商量。
看〈山河故人〉时,这种感受尤其明显,片名真敢用大词。戏开始,还是小城镇青年男女那点俗事,还是那么简单的表达,赵涛张译们的满满自信,就是因为沒见过什么世面。贾樟柯的画面中有意的加入了一些粗颗粒和含混不清,这瞬间的恍惚会让你用心和动心。第二段银幕内外入戏最深,贾樟柯的顺畅简直成了手艺。你正好欣赏时,第三段开始了,第三段故事发生在2025年。
除了两件电子产品,贾樟柯对未来没有什么浪漫的想像。十年以后,赵涛张译们还是困扰在寻常的琐事中,而且更加一筹莫展。在小城镇中富足和在大洋彼岸焦燥,实实在在显示出他们是小人物。这正是贾樟柯大的格局,当你开始沉浸在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并为他们的命运扼腕感叹时,你终会发现,这世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大人物,山河之大,你我皆是纷飞的尘,必须珍爱自己和自己遇上的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