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骗”孩子的几个原因
(2009-07-10 12:19:53)
标签:
刘颢宇dillon两岁8个月早期教育育儿 |
分类: 育儿心得 |
- 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过于复杂,一时半时讲不通
这个原因最普遍,面对孩子“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家长们是怎么应对的呢?孩子问“妈妈,孙悟空真的一个跟头可以翻一万八千里吗?”妈妈甲给孩子解释:“西游记是一个神话小说,里面的很多人和事都被神话了,现实中是做不到的。”妈妈乙在旁边发话了:“那么小的孩子懂什么,那能听的懂”。听不懂是一回事,可以慢慢去理解,家长只是把他早晚要了解的事情提前告诉他。但如果骗孩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是呀,孙悟空本领可大了,可以翻一万八千里”,这会让孩子困惑很久:“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 这个问题过于敏感,不知怎样给孩子讲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我告诉儿子“你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爸爸妈妈结婚后,才有了你”,儿子好像很能接受这个回答,这比告诉他:“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好多了” “那我不就成了孙悟空了?”。对如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能解释的再深,起码要保证,告诉他的部分是真的。
- 这样讲最能立竿见影。
爷爷奶奶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孩子趴在地上了,“快起来,快起来,虫虫咬屁屁”,结果孩子满地找虫虫。把脏东西放嘴里了,又喊上了“有虫虫,有虫虫”,次数多了,孩子根本不会听,还回嘴说:“你骗我”。我给儿子讲:“这些东西上有细菌,会通过你的嘴巴进到你的身体了,让你生病”,儿子能接受这样的解释,洗手的时候会说:“这样可以把细菌洗掉吧”。
- 时间太紧了,先糊弄过去再说。
儿子不愿意上幼儿园,一大早就问:“我今天要去哪?”,告诉他,要去幼儿园,结果开始哭闹,衣服不穿,脸也不洗。接受教训吧,再问,就告诉他“哪也不去,在家里玩”,挺好,脸洗了,衣服也换了,领着往外走,麻烦比前一天大多了,痛哭的时间是上次的两倍,一倍是为上幼儿园而哭,一倍是为被骗而哭。后果还不止这些,以后就不再信任你了,说真话时也不“上当”,一次假话的影响,要用十句真话来抵消。
- 这个问题我自己都不知道啊,怎么告诉孩子
经常被孩子的提问难倒,回答不上来了,就支支吾吾,拿假话“糊弄”一下,孩子哪有那么好骗呀,越解释不清,越问,正是应了那句:“说一句谎言,要用十句谎言来圆”。不如痛痛快快地告诉孩子:“儿子,妈妈也不知道这个问题,不如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多好,不但可以将你从尴尬的境地里解脱,还教会了孩子学习的一种方法。儿子问我:“妈妈,这只恐龙是什么龙”,我说:“呀,妈妈也不知道呢,我们查查吧”,拿起《恐龙大百科》查一下,以后有类似的问题,儿子会说:“妈妈,你帮我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