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英国伦敦塔索夫人蜡像馆旅游明星 |
分类: 英伦记忆 |
蜡像艺术由玛丽于1802年创造。塔索夫人于1760年生于法国,幼年随其叔父学习制作蜡像的技艺。1794年法国大革命以后,她继承叔父的事业,掌握了这门为在断头台上牺牲的人塑造蜡像的技艺。她做的蜡像酷似真人,难以辨认。1802年,塔索夫人来到英国,并把这批蜡像运到英国各地巡回展出,受到当地市民的极大欢迎。1835年,她用巡回展出所得的收入在伦敦贝克大街创办了一座陈列馆。1850年,塔索夫人去世;后来,她的子孙将蜡像馆移到了现在的地址。
进入蜡像馆后,首先来到的展厅是一个热闹的晚会现场。游客步入舞厅之后,可看到许多运动和影视明星的蜡像,他们有的手持酒杯欢快畅饮,有的倚在墙边谈笑风生。蜡像与真人大小一致,无论头发、肤色、衣饰,还是面部表情和动作都十分逼真。于是游客蜡像混在一起,无法区分。挽住一个自己崇敬或喜爱的名人照一张相,几乎就可以以假乱真。
接下来的展厅与是好莱坞颁奖台。在红地毯铺就的华丽的舞台上立着以汤姆克鲁斯为首的明星。满眼的偶像让人心情顿时澎湃,身居其间,大家早以忘记了这些名人仅仅只是蜡像。
最精彩的蜡像集中在中心展馆里。这个展馆中聚集了各国领袖首脑、知名政界以及英国的皇室成员。人们都喜欢在英国女王极其王室成员的陪同下与他们合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神情自若,和蔼可亲。王室成员中还有查尔斯王子和已故的戴安娜王妃;王妃依旧庄重美丽,是众人注目的焦点。还有一个场景是模拟联合国代表大会的席位。在联合国的讲演台两侧是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布什。后面几排还站着其他国家的首脑,当然也包括中国的领导人。
塔索夫人蜡像馆的最大的特点除了逼真的蜡像之外,还有精心营造出的各种情境。在恐怖屋展厅内,展出了欧美各国的各种刑具,如断头台、绞架、电椅等。还有模拟表演,在阴森灰暗的地牢中展示各种犯罪行为和惩罚手段,阵阵的惨叫声让人心神颤栗,毛骨悚然。
蜡像馆的最后一站是“伦敦精神”。在这里,游客可以搭乘伦敦的老式出租车“回”到400年以前的伦敦,经历伦敦几百年来的历史,自贫穷,工业化到至今的现代化,一幕幕的场景真实的呈现出贯彻始终的伦敦精神。
据说塔索夫人蜡像馆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民意测验,以决定应给谁塑像,至今藏品已超过了300件。塔索夫人蜡像馆还在荷兰,美国,中国香港开设了艺术馆。蜡像不仅作为一门技艺继续流传下来,更是作为历史的印证,让大家怀念,品评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