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搬博的烦恼

(2007-12-05 10:13:44)
标签:

随笔/感悟

报社同事来电,说已经将俺在新浪的博客内容搬到南周博客里,以后可以在那里更新云云。
到那里看了一下,果然搬了不少东东过去,只是顺序似乎不那么对了。本来是件小事,但正好稿子写完,有了点时间来胡思乱想。
对我而言,博客始终是一种“网络日记”,也就是说为自己而写的一些文字。只是因为写字的习惯已经从纸笔变成了键盘,再加上有三五个朋友的回复,因此而更带了些聊天的乐趣。
前两天无意中看了部韩剧《触不到的恋人》,一对男女通过一个“跨时空传递”的信箱,在未来和过去之间通信,演绎出些悲欢离合的故事。电影拍得很“唯美”,但细想一想,这其实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翻翻自己的日记里,不也有许多当年的自己写给今天以至未来自己的文字吗?
日记的功能其实也仅在于此,象某些名人那样死后再被人编辑研究,已经是属于“功能异化”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始终对博客这一形态心存警惕的缘故,由于有人看,甚至只是因为想到有人可能会看,便不知不觉影响到你当时书写的思绪,把一种喃喃自语变成了公开演出,也因此失去了与自己坦承相对的机会。
这也是我在新浪开博时会给自己定下“三不”规则的原因,“本博一不发工作文章(但不妨碍俺讨论工作本身);二不与留言应酬(朋友聊天除外);三不接受一应宣传推广事宜(概无例外)。”
正如一个靠演出混饭吃的戏子,在俺看来,需要“文字表演”的地方,俺已经在职业生涯里尽到了本份;在自己的这份自留地里,似乎不必再处处摆出那么一副“政治正确”的架势让未来的自己嘲笑。
但对一些朋友来说,“南周记者”这个身份,依然覆盖在“乖乖老鼠”之上。一次俺在博客里大放厥词时,就被一位新认识的朋友以此相责。当时俺的答复是,因为这里是俺的私人博客,所以俺的文字“既不代表南周,也不代表南周记者某某”。
“希望你能把在这里的贴子视为私底下的聊天,而不要把我放在‘南方周末’这个大招牌下去烤。南周是南周,有一天离开南周,乖乖老鼠也还是乖乖老鼠。”
然而被拉到报社博客里后,这种“大义相责”看来是少不了了——但俺依然希望将上边的回复当作预设的“免责声明”。
再重复一次罢,这里是一个干完了活的家伙,吃饱没事溜达糟蹋的地方。如需看正式表演,请搬凳子到“南周大戏台”前就坐。
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老婆语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