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知录 |
刚“孵”完一篇稿子,气都没喘就开始下一个报道的采访。连GC都在MSN上夸俺“这段状态很好”,能坚持多久只有天知道。
好在这次搞的东东是过去摸过的,一早上几个电话打下来心里已经有了七层把握,剩下的就是磨资料了。
搞完这个,也该喘喘了吧……
在搜狐博客里给老张发了个问题,也不知道他有没空看。不过在俺看来非常重要,事关整个国企改革的走向。
且抄下来“立此存证”。
想向张教授请教:
8、90年代国企改革时,曾推出“利改税”、“拨改贷”两项政策,后来因为银行不良资产过多,又搞了“债转股”。
但从产权角度而言,这三者都模糊了“所有者”、“债主”和“股东”之间的界限,对国企发展形成“规模大于效益”的激励机制。
90年代中国有企业的大规模扩张,及至近期健力宝、三九等企业限入困境,似乎都与这种制度约束有关,不知张教授怎么看?
8、90年代国企改革时,曾推出“利改税”、“拨改贷”两项政策,后来因为银行不良资产过多,又搞了“债转股”。
但从产权角度而言,这三者都模糊了“所有者”、“债主”和“股东”之间的界限,对国企发展形成“规模大于效益”的激励机制。
90年代中国有企业的大规模扩张,及至近期健力宝、三九等企业限入困境,似乎都与这种制度约束有关,不知张教授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