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出师未捷的海钓经历引发的脑洞

(2014-11-27 20:28:38)

  有次在网上看到帖子,说非常讨厌那种出去玩一趟回来一直炫耀的人。搞的我好心虚,也注意尽量不再往事重提。不过今天还是忍不住八一下三年前的一次有趣经历。

   11年底,一位闺友约我去非洲开眼界,我俩都对非洲的伊斯兰文化感兴趣,在非洲经商的朋友就建议我们去拉穆岛。在当地公司工作的两位中国姑娘也兴致勃勃加入,于是我们四人一路嗨皮的来到了这个欧洲人热衷的著名旅游胜地,岛上的石头城则是世界文化遗产。

上岛后各种有趣说不尽,包括租了当地机帆船去海湾里看落日。船上小伙子对我们说,想夜里开到印度洋上去钓鱼不?我们可以当场在船上给你们烤鱼,做寿司。他们分不清我们和日本人的区别,又因为一度曾经日本游客很多,所以总是说能给我们做寿司。

   吃货民族会拒绝这种建议吗?而且去印度洋的星光下扬帆徜徉,多美啊,做梦也想不到的浪漫啊!

事后想来,双方都一定有很大误会。他们是见惯了欧洲游客,都是能登山能下海的,自小坐帆船各种海上活动的运动健儿,一看我们回答得特爽快,就以为我们也是对海上活动很熟络的那种。

我们则根本不知道坐小帆船到真正的海面上去是什么概念。因为所谓看日落就是坐着帆船在岛和陆地之间的狭长小海湾里转一圈,很平静,没有任何晕船的感觉,我们感觉美得很,完全想象不到真正的印度洋洋面的区别。

于是入夜后我们按照约定美美上了船。当地旅游公司很细,这种事船主都要向他们汇报,然后公司就派一年轻洋妞押船,一起陪着去海上,避免意外。因为船上四个当地小伙子,我们四个女游客,大概担心到了月黑风高的荒凉大海上,他们被我们这些外来女汉子欺负吧。

拉姆岛上小伙子是黑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等多民族的混血,深色皮肤,很漂亮,有时还穿裙子,有一种传统社会的礼貌和教养,又有多年经营旅游的经验,很有见识,所以言行得体,讨人喜欢。看到他们启航,扬帆,落帆,那是真美。两岸灯火也很美丽,像世外桃源。

渐渐的,岛上灯光看不到了,帆船驶到了一片漆黑的海面上。这时我和女伴彻底激动了,因为真的就是肯特为《白鲸》做的版画插图的画面!尤其是小伙子们在星光下操作缆绳,帆,舵盘,在船上跳来跳去的,完全就是肯特版画的画面!啊啊啊啊啊啊,我从小就为肯特版画打动啊!原来都是真的!

高兴啊,这次来的太值了太值了!

我们非常天真的问,这就是印度洋了吗?回答不是,是什么什么湾。印度洋还在前面。

可惜没激动一会,就觉得身下这个船在晃,那种很轻柔的,温和的,但起伏跌宕的,很有耐心的荡漾。那真叫荡漾。

一个接一个的,我们开始吐,趴到船舷上,呕吐。

当地小伙子有点意外,还用英语直安慰我们,过一会习惯就好了。我们也无知地以为撑一会就能熬过去。

那一次我算是体验了在大海的摇篮般的抚慰下没完没了狂吐的难受。

以我们的没经验,以为过一会也就驶到目的地了。然而人家诚实经商,说送我们去印度洋上钓鱼,原来真的就是去印度洋上钓鱼,所以在我们的呕吐中船在黑夜中一直开一直开,根本没有我们盼望的停下来的意思。

小伙子们和那个洋妞也有点傻眼,没想到我们居然这么怂,但既然约好了就得把项目做完,也不好停船。其间不断柔声安慰我们,但绝没有身体碰触,非常规矩。

我们也想逞强,不肯说回头,就坚持趴着吐,能撑多远是多远。

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长的航程了,估计大概离人家预定的行程还没完成几分之一吧?反正船就是在黑暗的、荡漾的海面上向前行驶,我觉得好像灵魂都荡出了身体,最后已经吐汁水了。

终于做主的闺蜜发了话,我们回转吧。

小伙子们看这阵势,赶紧转舵,还一直表示遗憾我们没能去海上钓鱼。我们也顾不上答话,这一路还得吐回去啊!

痛不欲生当中,就听小伙子们唱起了歌,当地的歌曲。他们坐在船尾,一路上,用合唱陪伴我们,安慰我们。非常柔和动听的歌声。

大家脑补那画面有多美多浪漫多温情,漫天硕大的星星闪着寒光——星垂平海阔,沉默黑暗的大海温柔地荡漾,四个中国女人各自趴在船舷边嚎啕大吐,四个年轻水手齐坐船尾,用当地的民歌陪伴着不绝的呕吐声,进行心灵上的慰藉。此情此景想必也肯特得很经典,诗意而忧伤。

死活赖到靠岸,小伙子们还一个劲道歉和遗憾我们没能到达真正的大海上。也真奇怪,站到陆地上没一会,人就没事了,只是有点绵软无力。我算是明白了自己与真正的自然多么膈膜,对海员们来说,那点晃荡根本就和坚固的平地没分别吧。

关键在于,第二天同行女伴的同事来电话,听说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就敢往印度洋上跑,非常后怕,直责备我们,真出点事怎么办。

确实,索马里海盗那一年已经到了拉穆岛。拉穆岛旁边有个小岛,就是我们看日落时观赏的景致之一,全是法国名人包括名导演的私人宅邸。拉穆岛上也是各种欧洲名人宅邸,包括摩纳哥长公主卡罗琳的两三处豪宅,我们特意在其中一处门外留影为念来的。有位法国老贵妇,多年一直到那个小岛上的私人大宅里度假,当年的早些时候被索马里海盗踩点绑架,因惊吓心脏病发作去世。所以那一年拉穆岛非常萧条,欧洲游客大多不敢来了,当地人很不容易。

我说,索马里海盗也是专绑富人要赎金吗,不会理我们这种普通游客的。(但我的茵表妹反驳说,可以把你们卖给本地人做第二房老婆呀。)

说实在的这个经历让我当时就有点开脑洞。最近以M设计师的身世为背景编故事,我脑洞彻底开了:

设想两个懵懵懂懂、特有情怀的女文青,一个很漂亮,要考察中国青花瓷在非洲的贸易史,一个戴个眼镜,要探寻郑和舰队在当地的遗迹。那个女设计师-女特工正好有个任务要到这里完成,于是也假装考察东非首饰,带上一个小女助手,一起来个拉穆考察之旅。

对手想绑架女特工,结果阴差阳错,把倆女文青绑架了。于是整个过程两女文青各种狼狈,各种逃,鼻青脸肿,一会穿罩袍,一会躲进当地人家假装人家女眷帮着穿茉莉花串,跑进博物馆打坏了珍贵的、明清时运酒的中国大陶缸……出尽了洋相,然后从头到尾始终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我们就是想了解一下东非的文化与中国的历史联系,怎么会这样!”

结尾可以很HE,女特工一边和助手完成了任务,也最终救出了俩呆文青。结果俩文青还真实现了愿望,一个逃亡过程中看到各种古瓷器,决定回国就开题写论文。一个更是一个跟头摔倒最狼狈时意外发现了郑和舰队的当年仓库遗址,雄心勃勃回国后申请基金来搞考古发掘,包括水下考古。以文青记吃不记打的天性,俩人还对这里产生了感情,因为虽然坏人一小撮,但一路上帮他们的善良当地人更多,于是两个人都欢天喜地的表示我一定再来。眼镜姐还意外遇上了本命,一个当地出身、在德国汉堡做海洋鱼类研究的海洋学家。(你说德语?哎呀,我当年也在弗莱堡上学!咱们同时期呀!怎么当年居然没遇上!好的,明年咱们都回来,你教我潜水,我要向海洋考古发展!)

这不是很好玩很欢笑的题材吗?

可惜当今政策根本不可能搞这种题材,再说也不会有人感兴趣吧。当然我也不是搞这行的,只是说出来和闺友们一起搞笑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