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2010-05-08 16:28:15)
标签:

碉房

民居

藏族

米堆

宗教色彩

帐房

分类: 藏地印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  藏北牧区的帐房

  藏族民居极具特色,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藏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采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同时,宗教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增添了西藏民居的魅力。
  种类 藏民居种类主要有碉房、帐房两大类。①碉房。土、石木结构的民居,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碉房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内墙仍保持竖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牲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②帐房。牧区藏民的主要居住形式。帐房的平面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2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正脊留有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供采光和通风。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或土坯垒成高40~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粪。帐房内陈设简单,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这种帐房制作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是牧区群众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
  装饰 藏族是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对于居所的装饰十分讲究。藏民居室内墙壁上方多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绘蓝、绿、红三色,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藏族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最明显的标志。西藏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无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可以仅设置供案,敬奉佛祖。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西藏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外墙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屋顶女儿墙的脚线及其转角部位则是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西藏还有以墙体装饰表达藏传佛教派别的,如萨迦民居的墙上涂有白色,在白色上再涂以相同宽度的土红色和深蓝灰色,中空为白色。在建筑主体或院墙直角转弯处及较宽的墙面上,还自上而下地用土红色和白色装饰,以标识该地区信仰萨迦派。(据《百度百科》摘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  止贡寺大法会成千上万顶帐篷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3  巴塘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4   八宿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5   八宿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6   八宿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7   米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8   米堆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9   米堆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10   甲居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11   甲居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12   甲居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13   甲居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14   甲居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15   甲居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16   甲居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17   甲居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18   聂呷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19   聂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   聂呷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21   聂呷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22   聂呷

极具魅力的藏族民居
23   聂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4   梭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5   梭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6   梭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7   中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8   中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9   中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0   中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1   中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2  道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3  道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4  道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5  道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6  康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7  康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8  康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9  康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0  林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1  林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2  林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3  林芝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4  炉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5  炉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6  炉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7  炉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8  芒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9  芒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0  芒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1  芒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2  芒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3  色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4  色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5  色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6  色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7  色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8  色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郎木寺之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