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结婚 · 西藏独一无二的婚姻节

(2010-03-20 11:55:00)
标签:

加达村

假结婚

经师

缀饰

阿拉卡吉

西藏

盐井

分类: 藏地印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假女婿:头戴“苏夏”(用红色丝线缀饰制成的圆盘帽)的藏族汉子

 

    2010年2月23日(藏历正月初九)中午,我们来到西藏昌都芒康县盐井乡的加达村,加达村一年一度的“假结婚”节正在举行。我们到达加达村时,“假结婚”仪式的第一个部分——迎亲已经结束(我们错过了这个环节)。这个奇特的节日资料很少,我仅在网上搜索到前两年的《西藏人文地理》有过介绍:

    走到村中的河沟里,见10多个汉子穿着华贵服饰,每人牵一匹经过精心打扮的骏马。这时已经九点三十分。十点正,男子们跨上马背,列队向村北的尼拉通坝子出发。马队穿过村道田野、盐田,驰过陡峭的崖路,扬起一溜尘土。一个个英姿勃发的汉子,头戴“苏夏”,身穿猪肝色楚巴(藏袍),脚蹬饰有鲜艳图案的藏靴,挥舞着马鞭,来到尼拉通坝子,汉子们把马放在一边,坐成一圈,拿出饮料和酒,开始商量由谁来担任“玛巴”(新郎)角色,“玛巴”即可以由未成婚的少年男子扮演,也可以由已经结婚的男子扮演(今年我们看到的选出的新郎,从年龄上看起来都是已婚男子)。

    加达村的“假结婚”节,就是象征加达村从富庶的异地他乡迎进聪明、能干、正直的女婿,以示新年村子兴旺发达!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迎新郎:新郎马队穿过村道田野、盐田,驰过陡峭的崖路,扬起一溜尘土,来到加达村(本图片选自网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仪式赞词颂毕,迎亲队伍动身走向坡头上的公房。公房只有一层,有一个很大的天井,婚礼坐席摆在天井正中,四周和屋顶挤满了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正座正中高台上端坐着“永亮白根”(招福经师)。招福经师本是在村里德高望重、识文断字、掌握传统知识礼仪的权威人士。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加达村过去有“永亮自根”,而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人才,只好找个替身来扮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6]假新郎们向村里的长辈和来宾敬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7]敬酒时伴娘的歌唱是不可少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8]“阿拉卡吉”本是寺院的羌姆舞中的角色,在一个剧目结束之后,舞者在更换服装和道具的间歇,阿拉卡吉就会出来做种种搞笑动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9]在假结婚节里,几位阿拉卡吉也是重要角色,起着烘托气氛、制造欢乐的作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0]如今的阿拉卡吉形象。从前阿拉卡吉是不戴面具的,只是在脸上用锅灰、墨汁或彩色涂料画上各种奇形怪状的图案,把面貌弄得很滑稽。现在这些面具是从昌都带来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1]今年的新娘扮演者看起来也是已婚妇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2]新娘们。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3]阿拉卡吉在取悦新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4]阿拉卡吉在取悦新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5]观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6]观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7]就在公房的院坝里支起炉灶煮盐井名食“加加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8]热闹了一个上午后,演员们吃午饭“加加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9]加加面就是不停地往你碗里加面条,直到你吃饱为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傍晚时分,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再次聚集公房,假结婚节全村人跳锅庄舞即将开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1]父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2]穿上节日的盛装,跳起锅庄舞,假结婚节是加达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3]拉弦子的汉子们是舞蹈的引领者——他们演奏的乐曲掌控着舞蹈的节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4]美丽的藏族妇女能歌善舞。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5]小姑娘们从小耳熏目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6]夜幕降临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7]随着乐曲节奏的加快,一个回合舞蹈是以快速旋转动作结束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8]优美的音乐再度响起,新一个回合的舞蹈又开始了,节日到达了高潮……

 

    民俗专家、学者认为,加达村“假结婚”仪式这一妙趣横生的民俗现象,折射出盐井地方社会的多元认同:首先是和谐共存的多个民族对藏文化的认同;其次是互相宽容的多种宗教对藏传佛教的宗教认同;最后是全球化语境中地方群众对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这些多元的认同不仅反映了盐井地方的文化多样性,更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和互相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