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梁纪事-1】为老人拍合影 · 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

标签:
老村山路硅化木纪事辛栅子 |
分类: 纪实-故事 |
远眺三道梁(2000.3)
~~~~~~~~~~~~~~~~~~~~~~~~~~~~~~~~~~~~~~~~~~~~~~~~~~~~~~~~~~~~~~~~~~~~~~~~~~~~~~~~~~~~~~~~~~~~
《三道梁纪事》用纪实图片讲述我所熟悉的那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的人和事(2000-2013):
1.为老人照合影
6.李家的祭奠
11.村里最憨厚朴实的老人
17.元宵节
~~~~~~~~~~~~~~~~~~~~~~~~~~~~~~~~~~~~~~~~~~~~~~~~~~~~~~~~~~~~~~~~~~~~~~~~~~~~~~~~~~~~~~~~~~~~
去三道梁的路上(2009.10.1)
李大爷的儿子(2009.10.1)
宋大妈在看电视(2009.10.1)
★
去三道梁自驾车路线:北京-八达岭高速-延庆-永宁-千家店镇-辛栅子村(三道梁新村)-步行3里山路到三道梁老村。
★ 去三道梁公交车路线:北京德胜门-乘919路公共汽车-延庆,改乘小公共-千家店镇-辛栅子村-步行3里山路到三道梁老村。
★ 去三道梁吃住的地方:可住“秀枝农家院”,这是三道梁老村李大爷的三女儿开的农家院,在她家歇脚或住宿很方便。
一.为老人们照合影
九年间,我为三道梁的老人拍过三次集体合影。
第一次合影:2002年夏天
第一次集体合影(2002.9.8)
天很热,这天村里人最全了。听说我要给他们照合影,老人们都收拾了一下自己,穿上“正规”的衣服,男人们还特意戴上帽子。遗憾的是还是缺四个人,这是我第一次给三道梁还很拘谨的老人们拍合影。
第二天这张照片在江湖色摄影论坛贴出后,得到网友的好评:
活的纪念碑。随他们一起消失的将不止这个小村子,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后代当有更好的生活。历史大概就是这样交替行进的。作为单张不是很摄影,作为前面那个组照的最后一张倒是个不错的总结。
一听说照相了,大家总是穿着平时不怎么穿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比拿相机的人还认真,很喜欢这些纯朴的人们这种纯朴的照相情结。这时候总感觉有些责任,比拍那些城市的小姑娘眦着牙伸出两手指做V状时感觉责任要大的多,可以想象这些大爷大娘们盼照片的心情和看到自己照片时的表情,我们在这里评片子,说好说坏都没有用,这些大爷大娘说好那才是真好。
他们不懂器材,不谈光线,不论构图,只说你看这张我照的怎么怎么样,那张我照的怎么怎么样,这种时候如果能让他们满意、开心,作为一个摄影师也应该是快乐的,满足的。
第一次集体合影(2002.9.8)
按户合影(2002.9.8)
按户合影(2002.9.8)
按户合影(2002.9.8)
按户合影(2002.9.8)
按户合影(2002.9.8)
第二次集体合影(2008.4.14)
第二次集体合影(2008.4.14)
按户合影(2008.4.14)
按户合影(2008.4.14)
按户合影(2008.4.14)
第三次集体合影(2009.4.9)
第三次集体合影(2009.4.9)
按户合影(2009.4.9)
按户合影(2009.4.9)
按户合影(2009.4.9)
2.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
第一次来到三道梁,见到的第一个老人就是在村头地里干活的76岁的史大爷(2000)
史大爷的79岁的老伴田奶奶是17岁嫁到三道梁的,她是村子里年岁最大的老人(2000)
老两口(2001)
史大爷腿有点残疾,但可以做一般的农活(2001)
田奶奶很开朗(2002)
史大爷家(2002)
田奶奶和邻里乡亲(2002)
田奶奶家的猫咪和灶台
听说我要给大家照合影,史大爷赶紧刮胡子(2002)
田奶奶在村头(2002)
春天,田奶奶家墙外的桃花开了,可是老房子却空无一人——老两口被孩子接到延庆安度晚年去了(2003.4)
田奶奶专程从延庆回到三道梁,参加李大爷去世周年祭奠(2003.10)
这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田奶奶和史大爷。田奶奶于2008年去世了(2003.10)
三道梁的老人告诉我,他们的子女都叫他们下山,但是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他们就不愿意离开三道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