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鞭打

(2011-01-15 11:51:18)
标签:

鞭打

运动链

环节

人体运动

体育

分类: 高尔夫

http://s16/middle/59377d78h99da7bd3b3df&690

鞭打,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自打认识在路上的人先生而一不小心开始业余研究高尔夫运动(虽然我至今不知道研究这玩意儿到底想要干什么),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比较大。貌似很多人知道鞭打,但却都道不明白,就我自己来说,虽然知道了如何鞭打,但要纯粹以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成文,也只不过是文字堆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答应过了作文,硬起头皮试试,收拾心情好过年,仍然是那句话,欢迎批评指导。

 

 

先搞清几个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环节:运动生物力学将相邻二个关节中心之间的肢体部分定义为一个环节,如大腿、小腿、上臂、前臂等,把远侧最后环节定义为末端效应器或末端环节,如头、手、足等。

运动副:二个环节通过一个关节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运动副。在机械原理中,根据两构件连接面的形状把运动副分成低副和高副,以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叫高副,在人体中,关节面形状中没有以点或线接触的情况,因此人体中没有高副。

运动链:三个或三个以上环节通过关节相连,组成运动链,运动链是研究人体运动的基础。如果一个运动链的两端都被固定住,或者说运动链中每一个环节至少和其他两个环节相连叫闭锁链,在人体运动链中,有时把地面、运动机械如单杠、双杠等看作是固定的环节。在闭锁链中,关节的运动不能独立,相互要耦合运动,即一个关节运动要牵连到其他关节运动。如果运动链的末端环节是可以自由运动的,或者说如果运动链中有一个环节只和其他一个环节相连,这个运动链叫开放链。研究开放链的运动,关节是抓住末端环节的运动目标,在体育动作中,末端环节运动目标主要有三个:准确定位、获得速度和力量。

 

    学习三个概念后,我们可以说人体在结构上是由关节将身体各环节相连,从而组成运动链。在体育动作中,当希望运动链末端环节产生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时,肢体的运动形式往往表现为由近端环节到远端环节依次加速与制动,各环节的速度也表现为由近端到远端的依次增加。在我国体育界,人们把这种在克服阻力或自体位移过程中,肢体各环节依次加速与制动,使末端环节产生极大速度的动作形式称为鞭打动作。这一词汇形象地描述了肢体运动时的形式以及运动员做动作时的感觉,有助于运动员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鞭打动作是许多体育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体育界,很多项目中的身体动作都被认为是鞭打动作。如排球挥臂击球动作(包括发球和扣球)、标枪投掷技术、捧球投球动作、网球发球动作等。甚至有学者认为,由于人体可以看作是由肌肉和骨骼组成的链状系统,在运动中要想使链条远端获得最大的速度,总是表现为“鞭打”(即全身鞭打)这种运动形式而绝不会是其它,甚至人体的一切运动都可以用鞭打运动原理来解释。不管这种说法能否被普遍接受,但是对鞭打动作技术的研究将对运动技术实践具有广泛和深入的指导意义。

 

至于How to鞭打,其实人人都知道How,随手拾起一粒石子,向着一颗树打过去,便是人体最本能的鞭打动作,打水漂也是鞭打动作,只是动作的目的不同,一个是直接打中目标,一个是让石子在水上漂过去,从而导致在手法上有些细微差别。这种差别要求手指神经末梢具有极强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长期大量地训练才能得以开发出来并有效地迁移到高尔夫挥杆中。之所以很多人在握住球杆后做不出这种本能动作,原因就在于球杆这个既重且怪的器械,破坏了手的感知力,消除这种破坏力的唯一途径,必须征服球杆,征服球杆的方法,便是不断地变换着花样把玩球杆或其他器械,玩杆的方法,可以到武术中的棍、枪、刀、剑、鞭等套路中寻找,也可以借鉴其他持械运动项目如羽毛球、网球、标枪等的基本训练方法,一直玩到手一碰球杆便捏住进而黏住球杆,和捏住一粒小石子更甚者和捏一根绣花针没什么差别时,便可随心所欲地挥动球杆,也就学会了持械鞭打,如题图小孩轻松拨动竹筒一样。

 

 

另外一些扩展话题和运动实践设想,看一段对话。

L:人体各环节的接连,或者说杆、手、前臂、上臂、肩带直至脚趾各环节联通,这种表述,很容易让人理解成紧紧连在一起,使肢体环节失去活力。

N:哦,我注意下这个问题。

L:还有,虽然人体环节运动链在理论上不存在高副,但我们在运动实践中是不是可以将它们当成是高副,即大脑感觉各环节以点或线的形式连接。

N:这个比较复杂,需要深入思考。

 

 

人体关节将肢体环节连接起来后,便对肢体环节的活动自由度加以约束,关节面形状不同,约束的数目便不同,虽然单个关节的约束使相邻环节活动受限,但整个人体全部关节组合起来,便可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小说中常有“那一剑从意想不到的方位刺过来”之类的描述,是人体活动灵活性的一种解释,也是人体运动与机械运动差别。这种由肌肉骨骼系统的结构产生的约束叫解剖约束,是人体运动整体约束的一个类别。人体运动的整体约束还包括现实约束、力学约束和运动任务约束。

素性再学习这几个概念。

解剖约束,是肌肉骨骼系统的结构产生的约束,这种约束首先表现在形成关节的身体环节互相连接接触,这是关节完整性所要求的,其次表现在关节运动幅度是受限制的,没有一个环节在一个关节中可以转动360度以上。

现实约束,是真实物理障碍对运动的约束,例如支撑面或者周围环境因素等,这些约束降低了人体的活动度。现实约束和解剖约束一样都是真实的约束,它们都是由物体引起的,这些物体阻止运动超出一定的范围。

力学约束,是一种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规定动作几何学的约束。有两种力学约束是最典型的:因摩擦力有限而成为必须的约束以及因平衡要求而成为必须的约束。

运动任务约束,是运动员为了理想动作或完成一个计划的运动任务而有意或无意做出的约束。

人体控制运动,可以看作是排除过剩的自由度,过剩的自由度可以分成二类,一类是基础自由度,它在人体运动中是被神经系统无条件控制的,另一类叫非基础变量,是不受人体严格控制的,如果一个动作被多次重复,基础变量的变化性小,而非基础变量的变化性则要大得多。

理论研究必须全面考虑,但在实际运动过程中,思维越简单注意力越集中,前面的对话之所以提出视环节运动链为高副,在思想意识上去除复杂的关节连接构造,给大脑的感觉是,各环节是断开的,全身关节已经消失,但在运动过程中,各关节又按照其本身形状活动,可减少基础变量的变化性,由神经系统自动调节运动动作在整体约束下完成,末端环节的定位、速度和力量的运动目标得以充分实现。

 

 

附带解释为什么右肘关节在触球时没有完全伸直。

    这是一个解剖约束问题。人体四肢在一侧受到约束,膝或肘关节的运动不能超过完全伸直的位置(这时的关节角度大约是180度)。膝关节和肘关节不可能过度伸而不受伤,因此在接近充分伸直时,关节的角速度应该降低到防止过伸的危险程度。想像一下,如果前臂用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进入完全伸直的位置,对肘关节会发生什么,它必须被肘关节的解剖结构所停止,否则,损伤几乎是不可避免。所以在实际的人体运动中,在肢体达到完全伸直位置之前,就降低了运动速度,避免膝关节和肘关节损伤。由于几何约束和解剖约束的结果,远在肢体完全伸直前,伸展速度就达到了它的最大值。比如推铅球时,铅球在手臂完全伸直之前就不与手接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下肢的运动
后一篇:新课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