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肌肉的协作

标签:
伸肌肌群原动肌对抗肌高尔夫 |
分类: 知识学习 |
以太极方法练习高尔夫的杨朕兄说碰到美女教练,美女教练告诉他高尔夫肌肉好象是胯附近的一块肌肉。这话引发了我写《高尔夫与读书》的冲动。为距离发愁的要稳兄,看到文章后说“读书与否和打好球之间的距离,两者没有差别。”
俺保留意见,但仍固执己见,再抄录一些书上的概念,凑成《肌肉的协作》,看看这些知识对学习高尔夫挥杆有没有帮助。
任何一个简单的动作,除了要有收缩发力完成这个动作的肌肉以外,还需其他许多肌肉协作才能完成。例如双手持哑铃做俯立侧平举(又叫飞鸟展翅)的力量练习,见下图,就有许多肌群参与工作:脊柱的伸肌群使躯干固定在伸直位置上;髋关节的伸肌群使躯干在髋关节处保持90 o的姿势,不让重力使躯干落下;膝关节的伸肌群使大腿在膝关节处维持伸直位置;肘关节的伸肌群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保持伸直姿势等。在上述肌肉工作条件下,肩关节的伸肌群(背阔肌、大圆肌等)和肩带的后缩肌群(斜方肌、菱形肌等)才能收缩发力完成手臂水平伸动作;同时,肩关节的屈肌群和肩带的前伸肌群还要协调放松。
除需许多肌肉参与外,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在不同的动作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根据肌群在动作中的作用,可分为原动肌、对抗肌、固定肌和中和肌。
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叫原动肌,以下图哑铃练习为例,哑铃双臂弯举的动作,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和旋前圆肌等是“弯举”(肘关节屈)动作的原动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叫主动肌,如“弯举”动作中的肱肌和肱二头肌;那些帮助完成动作或是在动作某个阶段收缩的次要的原动肌叫副动肌(或次动肌),如“弯举”动作中的肱桡肌和旋前圆肌是副动肌。就一个动作说,一块肌肉是主动肌还是副动肌可能有不同的意见,但作为原动肌则是肯定的。
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叫对抗肌。“弯举”动作中,肱三头肌、肘肌是对抗肌。由于神经系统的交互神经支配作用,当原动肌收缩时,对抗肌就自然放松,从反面协助原动肌完成动作。新手在学习动作时,因紧张、害怕、不熟练等原因,对抗肌不能很好放松,就会影响原动肌完成动作。因此有人主张,对新手的要求首先不是动作的正确性,而是动作要放松。在作某些激烈的快速运动时,对抗肌除了协调放松外,还在动作的末尾作适当的收缩,以免关节结构发生损伤。
固定肌——当肌肉收缩时,它的拉力要同时作用于它所附着的两骨(或两个以上的骨),使两骨有做相向运动的趋势。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拉力对它的动点所附着骨的作用,满足特定动作的要求,就要有其它肌群固定其定点所附着的骨,甚至于固定更远的一连串骨。这些固定原动肌定点所附着骨的肌群叫固定肌(或稳定肌)。固定肌有时是互相对抗的二群肌肉。例如在“弯举”动作中,为了在肩关节处固定肱骨,不使它在肘关节处屈,需要肩关节的屈肌群和伸肌群共同收缩,因此都是固定肌。
固定肌有时是一群肌肉与某些外力的共同作用。例如在“飞鸟展翅”动作中,躯干和髋关节的伸肌与重力一起作用,固定脊柱和髋关节。固定肌有时就是一群肌肉,它们对抗原动肌对定点骨的作用,起固定作用。例如,当大圆肌使上臂内收时,菱形肌是固定肌。
中和肌——原动肌对动点骨有数种作用例如斜方肌除了使肩胛骨后缩外,还能使它上回旋。但在“飞鸟展翅”的动作中,只要求肩胛骨后缩,不要求上回旋。因而为了要使斜方肌充分发挥其后缩作用,就要有另一些肌肉一起工作来抵消斜方肌的上回旋作用。这些肌肉叫做中和肌。
有时两块原动肌有一个共同的作用,但其第二个作用是互相对抗的。例如,斜方肌可以使肩胛骨上回旋和后缩,菱形肌则使肩胛骨下回旋和后缩。因此在“飞鸟展翅”动作中,当它们一起收缩的时候,既共同作为肩胛骨后缩的原动肌,又互相作为中和肌,它们使肩胛骨回旋的作用彼此中和了。
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中,找出完成这个动作的原动肌,就可以初步确定这个动作对身体的作用以及完成这个动作的主要技术,可以发现一部分错误动作的原因,可以作为提出某些训练手段的依据。
很赞同 路上先生的话:“是1还是99,目前不重要。每个人的100都如爱因斯坦所述,不断变化增大中。关键是,局限于高尔夫本身,或将高尔夫孤立起来,这个1的掌握则比较慢;如果将人类掌握的、所有的、其他方面的1都叠加,速度就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