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挥杆续
(2009-05-14 23:28:32)
标签:
球杆博克甜点高尔夫杂谈 |
分类: 高尔夫 |
忽然冒出坐火车出行的念头。
很久没坐过了,变化真大。回想学生年代,火车那个挤呀,春节放假回家,不敢带行李,挎一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黄书包,装几本书两件衣服,揣上学生证,奔火车站,踩着别人肩膀从窗户爬进车箱,人挨人人挤人,站几个小时,运气好时,铁道部买单了。
一晃,快二十年了,没有了拥挤、喧嚣,车箱隔音效果也不错,很长一段听不到咣当咣当的声音,无缝钢轨吧。睡的挺沉,记忆中坐火车从来没睡踏实过。
出行前心血来潮,贴出了几张挥杆照片。
到天津再登陆网络进入几个经常浏览的博克,似乎一直伴随火车的摇摇晃晃,觉着有些苍凉,甚至不想将前文续下去,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想起有偿先生说过的话,我们需要技术批评,哪怕这种批评是错误的,它也有价值。
最近冒出一些先知,很牛,因为读不懂,便呜哩哇哩。想起了我的学球历程,很多朋友亲眼目睹,刚开始加入这个圈子时错误百出,丑态尽显,但我不怨天怨人,不懂就是不懂,我从不懂中找出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退而结网,实际意义比凭空的指责要大得多。任何一位博主没有义务写让我看得懂的文章,也没有义务给我答疑解惑,见多了,混熟了,自然会有些对话交流,我也就从中受益了。
看图说挥杆类似的东西,今后不会再贴出了,一时冲动酿成的后果,必须承受。
莫名其妙贴出图片,泛泛一句看图说挥杆,对比什么?让热心的朋友们无所适从,真的对不起大家。
首先明确,不是想去比较身体状态,图片中挥杆者身体姿势是自然平衡的,各环节没有拉扯、肌肉没有拮抗,是玩球人所追求的。不同的地方,相信很多人已经看出,第一组第一张,上杆到顶时杆面朝天,第二组第一张,随挥过程中杆面闭合。这就是我要说的差异,但这仅仅是表象,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我的判断,不是由挥杆者思维干预、控制所致,而是握杆的不同引起的。
握杆有什么不同?每组的第一张,握住并控制球杆杆身,而其他的握住球杆甜点线控制杆头质心。有关球杆甜点线,请参考 路上先生的相关博文。
这种握杆上的差异会导致怎样不同的结果?本已准备好了一长篇分析,突然又不想贴出,烂在肚子里算啦。十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