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乱语
(2009-05-09 00:42:36)
标签:
胡言乱语高尔夫杂谈 |
分类: 杂谈 |
有趣,一篇从书上抄的生理学关于能量统一体的小文,本意是介绍人体如何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以呼 应路上先生的《一起虚伪》有关杆头能量的“好玩的说法”,因为附带的训练方法不够全面,竟然也招致以名人作反证的驳斥。老态龙钟的诺曼,也许这个形容词不恰当,年过半百的诺曼和大腹便便的卡布雷拉有没有折返跑训练或者其他,我不知道,我想提出这个问题的匿名网友可能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有充沛的精力进行三、四天的比赛,看上去身体并不疲劳,这就够了。
颠覆高尔夫也好,回归高尔夫也罢,无非就是几个经常交流的网友调侃、嬉戏的玩闹,开心自娱而已。对杂志等媒体上tips的兴趣,不是几篇博文的影响程度能够比拟的,蚍蜉撼大树。宗教、神话根深蒂固,即便一些经常逛博的,还不也对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科学半信半疑,理解不了时,不从自身知识结构上找原因,反以受害者的姿态指责博文作者瞎蒙瞎猜,大可不必。闭上眼将那些看不懂的东西抹掉就行了,或者不断充电,弥补基础知识的欠缺,用科学知识来解决自己高尔夫学习上的困惑。
好久不写杂文、杂感,不适应,挤不出字来,有一点很清醒,力求简洁,挥杆也要简洁。简单、干净利落,不花哨,不浮华,一气呵成,手起杆落,一切自然而然,充分相信利用人体运动神经自我调节、指挥功能,各环节一共振,动作便做完了。
自打看了挥锤砸石的一幕,本想找把大锤试试,未果。发现练习场旁堆了一堆沙,便象铲猪粪似地铲了半小时,对身体各环节的放松状态有了新的认识,知道太极杨为什么说成年人最难放松的是肩和胯,保持这种轻松自如的身体姿势,象抡大锤似地握杆上挥,不知不觉地找到了双手握住球杆甜点线的方法,进而自如地在杆身线和甜点线上转换玩耍,杆头质心变成了鞭梢上很轻很轻的一点,根本无需有意识地注意控制它,我想,真正好玩的时期或者对挥杆无兴趣的时期快开始了,哈哈,不就那么点“破事”吗?
胡言乱语挺累,搞不懂自己要说什么,困了,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