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出贵阳花溪约三十里许,有古镇,曰青岩。古镇方圆三平方公里,镇容呈明、清格局。镇内祠宇林立,气势雄伟。寺庙楼台,无不雕梁画栋,精妙绝伦。虽经六百余年风雨侵蚀,风韵犹存。
青岩古韵悠悠,历史厚重。明初时,元璋为固王权,紧控西南边陲,初置贵州卫,设指挥使司,以制川、滇、湘、桂驿道。因青岩位处由桂入贵之主驿道中,遂在双狮峰下驻军,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三十万大军远征滇黔,军民同驻,规模渐大,变屯为堡,始有今日青岩之雏形。
古镇居高踞险,易守难攻。南望惠水、北抵贵阳,西入平坝、东去龙里,交通极为便利。为避兵祸,人多聚居。数百年间,或整修,或扩建,先垒土成城,而后石砌,再以青石,铺成里巷。镇之四周,满筑城墙。上有敌楼、垛口、炮台等,战场气势,宏伟肃穆。
青岩虽小,然文化大焉,除儒释道外,基督、天主并存。在青山绿水共处之,亦和亦谐。古往今来,战争残酷无情,你死我活。惟有精神柔软处,信仰观照时,不分敌我,不问政治。
出游是日,会天大寒,山风野劲。黄昏时分,一群青年才俊入古镇,顷刻竟四散之。独爱青岩古意,执意御寒踯行。入得慈云寺时,恰值一出傩戏开场。空荡荡的戏台中央,一声锣响之后,扮唱开来。两人用面具遮脸,唱词铿锵有力,表演栩栩如生。
慈云寺,慈云寺,
庙宇横空接浮云,
锣鼓喧天声声慈。
且驻听一出,
我在台上演,君在台下戏。
莫分生旦丑,
同在慈云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