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趣游天际杯第五届游戏文学大赛评委罗索访谈

标签:
杂谈 |
CBI•趣游天际杯第五届游戏文学大赛评委罗索访谈
——游戏、文学与漫画,美好明天的第一步
受访人:罗索(‘有妖气’漫画总经理)
采访人:凡千秋(CBI游戏天地)
http://news.u17i.com/image/2011/01/1_20110107174649.jpg
凡千秋:对“U17”的网友来说你是站长妖气君,对“CBI游戏天地”读者来说你是夜雨名笔罗索,我发现大家都特别喜欢你,(指照片)里面的人也特别俊朗。
罗索:你就叫我罗索括弧妖气君得了。
凡千秋:成。我们先照顾下游戏天地读者阅读体验,来谈谈“有妖气”。
罗索:说起有妖气,其实是早些年的时候,觉得国产动漫太无趣,十几年了也没什么明显的起色,就起了“有妖气”这个名字,觉得做为一个外行人,来搅它个翻天覆地也好。我刚开始做的时候,动漫圈里一个人都不认识,有人辗转来找我,我就问他们:“你们是不是很好奇我从哪蹦出来的?”——也幸得如此,我们做了这件和传统动漫行业操作手法完全不一样的事,一点也没受别人影响。
那时侯还不是原创漫画网,只是一个交流分享动漫的静态网站。除了交流,就是我坚持不懈的写些奇怪的“站长日志”,写我做网站如何做得要死要活,没想到特别受欢迎,大家都爱死我了,这也让早期的有妖气也成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网站,每天会有几万人看。每天白天要上班,晚上熬夜做网站,样子惨得青面獠牙的。
后来有了些伙伴加入,最有趣的是我们的程序员,他黑了我们一个网站,我们在检查被篡改的网站代码的时候发现,他居然在代码里留下了自已的QQ号——还是第一次见到黑客留QQ号的,后来就认识了,然后他现在是u17的核心技术主管,大家看见的有妖气就是他搭的。没有他,就没有大家看见的有妖气。
凡千秋:这英雄叫什么?
罗索:于相华,网名叫Xcily,留言区偶尔能看到他一闪而过。
凡千秋:各位女读者,Xcily,单身,有兴趣请上U17找他。下面谈谈咱U17跟CBI合作游戏文学大赛的初衷。
罗索:我对CBI还是比较有感情的,一方面就跟你说的,我曾经是它的读者和作者;另一方面也正因如此,我了解CBI,了解这家媒体和有妖气一样,有着一些文化上,精神上的追求,它曾经给我带来过梦想和感动,那么今天,我希望我们能一起把梦想带给新一代的年轻人。
凡千秋:我其实也是U17的忠实拥戴,VIP交到了2012。当初想到游戏文学跟漫画三者合作这块,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来是“U17”,理由我觉得跟你说的特别一样——U17的原创漫画有种区别以往其他平媒国漫,更加自由和有活力的东西。你身为U17之父,怎么解读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
罗索:这事儿说不了太深(笑),其实与其说是特立独行,不如说是一种释放,现实社会中总会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把人限制得一板一眼的——父母、学校、单位,很多现实压着。那把平时压着的奇思妙想,所有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都抖出来,看着就很有趣,而且活力四射。
关键是要有这样的平台来承载它,就像U17,也像CBI。多少年前CBI就是我的平台,从这里出现过多少大神和好玩的人——其实是一回事。
这种精神,不是我赋予的,是大家心里本来就有的,一直深藏着遗忘了的,我只是帮你把它找出来,找出那些快要被忘掉的自由与快乐。快乐是会被传染的,所以有妖气就变得都很欢乐了:)
凡千秋:我接触一拨动漫人,尤其是做发行出版的,都特别幽怨,他们羡慕你,你有什么要交代的?
罗索:简单来说,体制虽然很严格保守,但更具有时代特征的娱乐就会自已寻找出口,于是现状给了有妖气空间而已。你看着有妖气新鲜,欢乐,自由,恶搞,为什么?就是因为平时看不到。
凡千秋:按这个说法,上U17看漫画是件寻乐透气的事儿——作者,读者大家凑一起都是本着让别人和自己分享快乐为最初目的。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种亲如一家的氛围特别好,但随着网站影响越来越大,参与平台的作品越来越多,U17在甄选和推广方面怎么维系这种家园般的温馨?
罗索:有妖气不甄选,就是最大的维护了,好的自然会被发掘出来,作品有自已的市场机制。有妖气最大的成功就在于管得少。
凡千秋:特别相信群众?
罗索:总比管理员可信一些(包括我)。要都按照我的喜好去挑,那少女漫画就没活路了:)
凡千秋:我觉得这有两个相信,一是相信U17这平台做的确实智能,很多方面都考虑到了,好作品必然出头。二是特别相信群众传播和鉴别的能力。
罗索:你说得对。当然在智能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凡千秋:心里给U17的作品排名,有没有最喜欢的?
罗索:喜欢的有很多,没有“最”,因为总会有很多东西给我惊喜,让我也满地打滚。
凡千秋:喜欢是主观的,你别担心得罪作者——我最喜欢马陆,为了获得她的好感我每天都去砌六边型,做梦她给我上蹄铁。
罗索:看来你是真爱她,我有联系方式,可是我不会给你的,狂热的粉丝什么的最危险了!
我们曾经想以“兽医也能画漫画!”“公务员也能画漫画!”“秃子也能画漫画!”之类的卖点来做宣传:)
凡千秋:咱们在说喜欢。
罗索:就是喜欢的太多了,所以只能说最喜欢吐槽,可惜它不是一部作品。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熊猫手札》,《大理寺异闻录》也很强,不过是个同人,而且有点短。
凡千秋:吐槽是天字第一号?谁的点子?
罗索:吐槽是天字第一号,我们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有吐槽功能的网站。现在有些人学了,但这是学不走的。点子是Xcily,王小柱,不董他们的吧。没我什么事儿……这个功能虽然简单,但他们反复讨论了可能有半年,因为也是个史无前例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到底会不会有人用,结果效果奇好,几个月吐槽就突破100万条了。
凡千秋:文学大赛这次找U17做合作,漫画跟游戏小说凑一块,这两种创作体裁用你漫画人的观点怎么理解的?
罗索:文字的意境用画面改编是最难的,“复杂而又矛盾的眼神”怎么画?“她像一朵白莲花”怎么画?真画成一朵莲花么?两者的表现张力在不同的次元。文字更像剧本,抹去一切,读时自已在脑海中想像。而漫画更像电影,留下声光画面,把美丑都展现到你面前。
凡千秋:改编作品跟原作之间的关系你怎么看?
罗索:从改编开始起,原作者就不重要了,关键是改编的人。也许原作未必有人读过,但改编说不定让它生命绽放。 有一个现像,不论是小说改漫画,还是漫画改小说,再经典的作品,改完了往往不好看。圣斗士星矢改成小说未必好看,如果好看,那基本上就是大师手笔了。在不同形式间的改编,不管是正的还是反的,都需要改编者非常强的能力,就像棋魂和死亡笔记能被从小说改编成漫画后,超好看一样,这样的人就是大师。
凡千秋:咱们这次改编计划,就是利用游戏搭台,让文学和漫画唱戏。文学跟漫画都属于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大赛举办的目的就在于为游戏文化作品跟电子游戏产业之间的合作修桥铺路,让这种合作产生良性循环。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想法?
罗索:游戏、小说、动漫之间的充分互动能够推动我们的娱乐领域更丰富更精采。这说明了我们的娱乐产业越来越成熟了,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跨领域。而这次的改编计划,是国内娱乐多元化尝试的先行者,很可能是美好明天的第一步。 游戏文学是游戏本身之外的另一片乐土,它若光辉,便让你的游戏人生有血有肉,让游戏的内涵、个人的感悟得到提炼,让我们寄托在虚拟世界中的自已,有另一层的升华。 而游戏则是漫画上佳的改编对像,彼此同相热爱着幻想中的世界和激荡人心的游历冒险。游戏文学把这些故事活生生的带到我们面前,成为漫画上佳的剧本和灵感的来源。我希望漫画作者们能热情的参加游戏文学的改编活动,能把那天马行空的画卷在面前展开——那将是读者之幸,玩家之幸,也将成为作者的骄傲。
凡千秋:最后,身为本届游戏文学大赛评委会的一员,请略微透露下你对来稿的口味。
罗索:我比较注重文字的阅读语感,这种语感几乎是一种天赋,后天很难培养。如果遇到了语感好的作者,会非常让人欣喜。对于游戏文学,我觉得它需要有一定的通俗性,最好避免过于晦涩的文字或意识流作品。
凡千秋:感谢罗索括弧妖气君,喜欢原创国漫的朋友不要错过http://www.u17.com,也请继续关注和参与本届游戏文学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