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典故(二十)
(2022-11-10 13:40:03)汉语成语典故(二十)
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差错。毫和厘:是很小的计量单位,形容微小。谬:错误。稍微差一点儿,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典故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2,插翅难飞:插上翅膀也难飞走。形容怎么也逃不了。
典故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三回:“却说康王见兀术将次赶上;真个插翅难逃;只得束手就擒
3,插科打诨:科:古戏曲用语,指剧中人的动作。诨:开玩笑的话。指旧戏剧中演员表演时常插入一些滑稽的动作和说话来引人发笑。
典故出处:明高明《琵琶记·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4,茶余饭后:泛指休息闲暇时间。
典故出处:元·关汉卿《斗鹌鹑·女校尉》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5,察颜观色:察.观:仔细看。观察别人的说话和脸色。
典故出处: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
成语“察言观色”即出自于此。
6,豺狼成性:象豺和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
典故出处: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氏檄》:"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7,豺狼当道:豺狼:比喻坏人。当道: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掌了大权。
典故出处:汉·荀悦《汉纪·平帝纪》:“宝问其次,文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宝默然不应。”
8,谄上欺下:谄媚,讨好,拍马屁。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典故出处:汉·杨雄《法言·修身》:“上交不谄,下交不骄。”
9,长此以往:长:长久。此:这样。往:去。老是这样下去。
典故出处:高阳《清宫外史》上册:"长此以往,必定搞成明朝末年那个样子,大政受言路的影响,摇摆不定,政府一件事不能办。"
10,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引申指写诗文。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当作痛哭,借经抒发心中的悲愤。
典故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11,长年累月:累月:一月又一月。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期。又作:“穷年累月”.“经年累月”
典故出处:巴金《短简·给一个孩子》:"一件重大的事情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够有成就。"
12,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含讽刺意味)。
典故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原稿在哪里?倒要细细看看,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
13,长驱直入:驱:快跑。指长距离不停顿地快速前进。
典故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轻卒锐兵,长驱至国。”汉·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直入敌围者也。”
14,长吁短叹:吁:叹息。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沮丧的神情。
典故出处:《乐府群珠·无名氏》:"短叹长吁三两声。"
15,常备不懈:常:经常,时时。懈:松懈。时刻准备着,毫不放松。
典故出处:常备不懈的国防力量是国家安全的保证。
16,偿其大欲:偿:满足。大欲:大的欲望,野心。满足他大的欲望.野心。
典故出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日寇原欲在中国求偿其大欲,但中国的长期抵抗,将使日本帝国主义本身走上崩溃的道路。”
17,畅所欲言:畅:没有阻碍,痛快。欲:想要,希望。痛痛快快地把心里要讲的话说出来。
典故出处:明·李清《三垣笔记·崇桢》:“熊司副开元请对,意在攻周辅延儒,故请屏人,诸臣请退,皆允之,惟延儒等请退,则谕止之,故开元不能畅所欲言。”
18,超尘拨俗:尘.俗:佛教用语,指尘世.人间。拨:高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后用来形容超过一般人之上。
典故出处:《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19,超群绝伦:超:高出。绝:没有。伦:类。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典故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
20,超然物外:超然;超脱。物:客观世界。超出世俗生活之外。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处世态度,引申为置身事外。
典故出处: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