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明威andthen之译

(2017-02-06 17:56:15)
标签:

海明威

分类: 翻译杂谈

海明威andthen之译


     年前,翻译完成特伦·格里芬Tren GriffinCharlie Munger - The Complete Investor在讲到企业的护城河时,作者提到了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中比尔问迈克是如何破产的:

 

When it comes to moats, durability matters. Munger wants to avoid a business that has a moat today but loses it tomorrow. Some moats atrophy gradually over time and some fade much more quickly. As Ernest Hemingway said in The Sun Also Rises, a business can go bankrupt in two ways: “gradually and then suddenly.” …

 

就护城河而言,持久性很重要。有些护城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衰败,有些则是极快地衰败。正如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其《太阳照常升起》一书所说,企业破产倒闭的方式有两种:“逐渐的和突然的。”

作者提到海明威,主要就是借用其中的two ways的表述方式。译到这里,我不禁好奇地查了查海明威的原著,当然作者的引用没有错;而且尽可能地找了两本中文译本,发现此处的翻译值得推敲。

它涉及对两种方式的理解,《太阳照常升起》(第十三章)的原文如下:

 

"How did you go bankrupt?" Bill asked.

"Two ways," Mike said. "Gradually and then suddenly."

 

先从逻辑上看。

既然是两种方式,自然是相对独立的,犹如AB。芒格的作者也是说护城河的衰败有两种:逐渐衰败和迅速衰败。

 

再看中文译本的翻译:

一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太阳照常升起》,译者为赵静男。译文为:

 

“你怎么破产的?”比尔问。

“分两个阶段,”迈克说。“先是逐渐地,然后就突然破产了。”

 

赵静男理解成了“先是……,后是……”。之所以如此理解,我想一定是看到了英文中的and then,于是为了照顾这个then,全然不顾二分法的逻辑,让前面的文字来迁就它。既然then理解成“然后”,那么,就得有“先”,尽管作者没有表达“先”的意思,但要补上;如此还不够,还要把two ways译成“两个阶段”,不如此“先……后”之说就立不住脚。

 

还有一位译者,不知道名字,因为是在网上找到的,他或她译成:

 

“你是怎么破产的?”比尔问。

“两方面,”迈克说,“开始是每况愈下,接着便是一泻千里。”

 

这位译者可能也觉得“两个阶段”不是太靠谱,于是译成“两方面”,但其后的译文还是分两个阶段,尤其是这个“一泻千里”,破产破得一泻千里,兵败如山倒,确实够酣畅淋漓的。

为了一句话,我不可能把所有的译本买来,一一鉴赏。只能以后碰到了再补充。但我想,其他的译文在这一点上也好不到哪里去。

 

要知道,如果分先后,那就不是两种方式,而是一种方式了。

为了说明“先……后……”是一种方法,我举例说明,比如将吃饭分为“吃”和“喝”两种方式,那么,吃饭有多少种组合呢?

只吃不喝

只喝不吃

先吃后喝

先喝后吃

边喝边吃

不吃不喝

由此不难看出,“先……后……”算作一种方式,不能算作两种。


说到破产,可能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1. 逐渐破产-比如有些国有企业,破了一二十年了,还有留守人员。很特色。

2. 迅速破产-老板因还不上账跳楼自杀,或其他变故,企业立马完蛋。

3. 先是逐渐负债,最后快速破产-这是常见之事。

具体到海明威的书,作者没有表示第三种可能,因此就是指前两种。


海明威andthen之译


  似乎好多译者是一个老师教的。这个老师应该就是“差不多”先生。

其实,这里的关键是对then的理解,then一定是表示递进的“然后”吗?非也。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then的词条下有此意:

used to add something to what you have just mentioned

For example:

We have to invite your parents and my parents, and then there's your brother.

除邀请双方父母外,还要邀请你哥哥或弟弟。

这里的and then是“另外还有”,不能理解成:然后,……

 

再查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then的词义有also, in addition

For example:

I'm paid a generous salary, and then there's the money I've made at the races.

我的薪水丰厚,此外,比赛也挣了些钱。

 

涉及到翻译时,人们张口就说“信达雅”,似乎已成定律。其实,信达雅不应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即不是“信、达、雅”,而是“信(达、雅)”。“达”和“雅”说的还是“信”,在信的基础上,做到通顺,词不达意自然不是好译文,但为了通顺句子而篡改原文,那就是自欺欺人了;而离开了信的雅,也谈不上雅。比如“一泻千里”并不雅,更不信。似乎翻译小说就应该“雅”,也是误区,不能为了雅而雅。

曾经有人问过我有没有翻译过英文小说,并且说小说不好译,因为不只是准确就行的事。言外之意似乎翻译小说可以自由发挥。因为还没有译过,我无言以对。有机会我确实想翻译小说。我想,不论翻译小说,还是翻译财经、管理、心理类的书,翻译的理念其实是一样的,小说不能例外。从这一句的理解中,我确信我的坚持是对的,翻译要做到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信”:正确理解之后,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

重要的是,如此翻译不会形成翻译腔。当然,遣词造句需要多揣摩。

最重要的是,你看到的是作者的意思,而不是译者的意思。更不是编辑的意思,因为好多编辑不看原文,凭自己的偏好,想当然地修改。

在这里,and then 就是AND。既符合逻辑,又符合语法,如此翻译就好了,不必削足适履,也不必浓妆艳抹,素颜就好。否则,不是画蛇添足,就是捉襟见肘,增一分就肥,减一分即瘦。

 

and then之类的误解如何避免?

首先是坚持逻辑,如果坚持了逻辑,但意思讲不通,说明很有可能是词义理解不对,此时就要查词典,不能怕麻烦,有些词确实有不常用的词义。

总之,要认认真真地翻译。不能觉得读者看不到英文,或者即使看到英文也不能理解其义就随意发挥。

 

说到词义,我想起最近翻译Art Thinking碰到的一句话:

If you were going up hill, you'd lurch forward and suddenly find a certain part of your anatomy on the street, with the scooter about ten yards ahead of you.

其中有几个词就不是搭眼一看想到的词义,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试着翻译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