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梢上的马云

标签:
马云经济学家未来计划生育企业家 |
分类: 若有所思 |
照片抄自凤凰网
这些话貌似有道理,但经不起仔细分析。
首先,没有任何人规定企业家必须要听经济学家的。因为经济学家是研究经济现象的,解释其成因,并找到其规律的,数学和模型只是他的工具,经济学家的研究与企业管理和战略有交叉的地方,但主要不是为企业家服务的。所以,企业家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或者是有选择地听。
其次,企业死掉可不是因为听经济学家的话造成的,即便是因为你听了经济学家的话,那也是偏听偏信造成的。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己决策错误就不要怪别人。
第三,经济学家研究过去正是为了说明未来,如果只是对昨天的数据感兴趣,那是统计员,而统计学家却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预测未来的趋势。企业家对未来感兴趣,但这个未来是空中楼阁吗?不是也同样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没有人逼你让一个对昨天感兴趣的经济学家去判断你的未来啊。况且,谁告诉你经济学家只是对昨天感兴趣的?
让我们举个例子。
其实,不止是企业家,政治家也是一样,不听经济学家的话有时是对的,有时就未必。比如毛泽东就批判马寅初的人口论,而马的理论又来自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结果是造成中国人口膨胀,交通、就业、升学、住房产生巨大的压力,无奈实行计划生育,造成不依法行事的计划生育管理、独生子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问题、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年轻人抚养老人的负担加重问题,养老保险负担沉重等等。
再也没有人说“人多力量大”了。
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跟企业有什么关系?
根据老马的意思,人口要经过积极的控制,比如饥荒、战争、瘟疫等天灾人祸而减少人数。当某地出现饥荒时,是不是可以考虑向那里贩卖粮食;当某地打得不可开交时,是不是考虑出口些武器和通信器材什么的;当某地出现瘟疫时,是不是可以考虑出售药品;当某国实行计划生育时,是不是避孕药和避孕套可以大量生产;当出现8090后消费潮时,阿里巴巴是不是可以销售时兴的三大件;当出现老龄人口时,阿里巴巴是不是可以考虑销售老年用品……
感觉马云并不真正了解经济学,也不真正了解经济学家,就在那里信口开河。现在就已经到了用胡言乱语来博眼球的时代了吗?
原来,阿里巴巴一树独秀,马云就搂着树梢,极目远望,一览众树小。现在,他的身边长起了很多的参天大树,可能影响了他的视线,感觉不爽,要拿经济学家开涮,释放一下紧张的情绪。
爬在树梢上马云对过去不感兴趣,只对未来感兴趣,因为他认为树梢是他的一切,已经忘记了树梢是长在树根和树干的基础上的,他觉得树干和树根对他不再重要了,那是经济学家感兴趣的东西,他恨不能离开树梢,抓住云梢,进入太空,做一个太空人,那才是他心目中的未来。
正在他对未来憧憬之时,“过去”的树干被人伐倒,而“未来”的树梢最先摔在地上,马云只能紧抱着他的未来不放。而在树梢最先摔落之前,树梢上的重物会更先摔落在地。
可想而知……
还是得做地球人,尽管长得象太空人。
主要是马云没有读我翻译的《经济学大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