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三层次&三境界

标签:
翻译东西方文化交流境界工作态度文化 |
分类: 翻译杂谈 |
三个工人在砌墙。
有人问其中一个工人:“你在做什么?”他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
于是他转向问第二个工人:“你在做什么呢?”他说:“建一幢漂亮的大楼!”
这个人又问第三个工人,他嘴里哼着小调,欢快地说:“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同样面对平凡的工作,有的人不胜其烦懊恼以待,有的人却快乐面对憧憬未来,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两者之间态度问题决定其品味的高低。
工作是人生的第一大权利,失之则惘,善待则娱,慢待则郁,角度决定其深度,视野决定其宽度,深度和宽度便是人的境界呀!
态度决定一切,也许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
其实,翻译有三个层次:
一是为了挣点零花钱(Make Money)。所以,才有人说:翻译能挣多少钱啊?才会有人在翻译时不认真,不负责,大差不差,当成了一手交稿,一手拿钱的事。才有很多英语专业的人不会从事翻译,才会有很多英语8级的人翻译不好。
二是为了爱好(Have Fun),翻译一本书,或一个材料,有这个能力,也有时间,把翻译当成一个业余爱好,或者一时的兴致。
三是为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把翻译当成毕生的追求,以提供高质量的译文为满足,以能传作者情、达作者意为目标,以贴近、贴切为标准,真正架起一座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当一个人不喜欢做某件事,就算他才华横溢,也无法发挥;当一个人喜欢上了某件事,他发挥出来的能力会让人大吃一惊。
所以,一个人没有成绩,不一定是他没有能力,很可能是因为不喜欢。
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讲了这样一段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治学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需要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知识积累的过程,没有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那是无法达到目的的。
学者周国平说: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
所以,翻译要从兴趣开始,经历三个层次,再熬过三个境界,最后剩下的就是坚持了,忍受住孤独和寂寞。
忍受住孤独和寂寞,我心里对我自己说。
我从未想过以上这些可在我的生活中有任何实际用处。不过10年后,当我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苹果)机时,我想起了当时所学的东西,所以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Mac里。那是第一台有着漂亮字体的计算机。如果我从未在大学里旁听过那门课程,Mac就不会有那么丰富的铅字以及间距分配合理的活字。要不是因为Windows抄袭了Mac,大概世界上就不会有个人计算机会有这些东西。如果我从没有退学,如果我从没有旁听这一书法课程,个人计算机可能打印不出现在的漂亮的字体来了。当然我在大学的时候,还不可能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起来展望人生。但当我在10年后回首时,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 because believing that the dots
will connect down the road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to follow
your heart, even when it leads you off the well-worn path, and that
will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你在展望未来时是不可能将这些片断连起来的;你只能在回首时这样做。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未来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命运、人生、因缘,不论什么。因为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人生道路上连接起来会让你信心十足地坚持你的梦想,即使它引你偏离了平坦的大道,但那将创造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