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买卖人的聪明
(2012-03-07 08:55:15)
标签:
早餐城管小摊主小商贩检查卫生 |
分类: 黄蜂时评 |
今天早晨,起床活动了一会,拉拉单杠,转转腰。决定到街上吃早点。
出小区的南门,是建新南街,原来是一个小胡同,菜贩随地可以摆摊卖菜,后来,道路整修,象条路的模样了,但菜市场却被赶到了西头,本来,在家的阳台上就能看到下面卖的什么菜,这种快捷没有了。
出门向西走,沿路卖吃的小摊不少,和许多大城市的早饭市场差不多。我常常是到西胡同口的一个面食摊买2元的葱油饼。只所以要葱油饼,是因为油条象是地沟油炸的,而其他的又太干,不好下咽。葱油饼也有2种,还有一种是手抓饼,原先我常吃,现在不吃了,手抓饼太硬,是死面的。
买完饼,转身再到小街对面卖豆浆、甜沫、豆腐脑、小米稀饭的小摊,依心情和胃口而定,要一碗上述4种的一种。有时奢侈一点,再要个鸡蛋。
今年以来,稀饭类的食品也涨价了,由原来的1元涨到了1.5元,看似加了5毛,但我要是说加价50%,你就不会淡定了。鸡蛋印象中原来是8角,现在是1元。
没有办法,因为常来,只要我来到胡同口,卖稀饭的“西施”就跟我打招呼,不去她哪里还不好意思了。当然,这可不是色诱,其实是个老娘们,主要是因为她那里可以进屋里吃,其他4家相同的摊都是在街边摆开小桌子,象我这种有身份的人,坐着马扎在路边吃,感觉不爽,怎么也得要个雅座,就算是同样座马扎子。
堵在门口的就是一家炸油条的,尽管油条颜色金黄,但我知道一会就会变成古铜色,对它我是一点食欲也没有,报完想要吃的东西后,我就拔腿往里走。正好里面走出一位穿制服的,一边抽出店家挂在柱子上的卫生纸擦着嘴,因为路窄,我得等到他走出来,我才能进去。因为要驻足,所以,我细看了一下他的制服,有个臂章,显示他是位城管。听他在门口与“西施”的丈夫聊了几句,似乎是有人要来检查什么的。
我的眼光在屋里转了一圈,想寻找一个舒心之处落座,可是不是桌子乱,就是地上脏,一时拿不定主意。我一时气恼,喊了一声:收拾一下桌子,怎么这么脏。西施丈夫正好送鸡蛋进来,一边收拾,一边说:就是,人多,来不及收拾。店家都是这一个借口,为自己懒找理由,来不及怎么还在门口瞎拉。
趁他收拾时,我想起门口的城管,就想他会不会收城管的钱呢?城管会不会象翻译官一样,吃馆子不要钱呢?我就问他:城管吃饭给你钱吗?他说:不要钱,那个怎么能要钱呢。旁边一个吃饭的人,头也不抬,说:今天你要钱,明天他就把你摊子给zhou了。(不好意思,方言一时不会写,用拼音代替,当回小学生挺好。)
我拿起我的鸡蛋,就问“西施”丈夫:他吃鸡蛋也不给钱?他答:鸡蛋给钱,稀饭块儿八角地,就不要了。
我还是将信将疑,再次问他:鸡蛋真的要钱?
他答:要钱,他都买了我好几年了。
我操,我也买了你好几年了,你可还收我的稀饭钱。本来,我想问他这一句,一想又没有说,怕让他怀疑我想沾便宜。我这种身份的人,吃小摊也不能掉价,吃城管的醋就更不应该了。
在吃完往回走的路上,我一直在琢磨,看来,小摊主也有他的聪明,他这是在用小损失换来买卖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啊,他知道城管是有用之人,县官不如现管。我尽管常去,但我没有权力撵得他到处跑,看来权力滋生腐败,大权力大腐败,小权力小腐败。我明天来不来对他没有什么损失,稀饭照样能够卖完,因为卖不完就不收摊,况且,他们常年做此营生,每天的稀饭需要量有数,会赶在某个时间之前售罄的。
而城管也乐得拣个小便宜,以低于成本价吃个早餐(当然,基于摊主说鸡蛋收钱是真的)。而城管会及时通知摊主收拾好经营场所,以备上级检查,彼此相安无事。
我说呢,昨晚我睡不着觉,听着街上车辆轰轰响,这么晚了肯定是垃圾清扫车,原来是早就开始做准备了。这充分证明了管理上的一条真理:员工只做你检查的。
有一个小故事,不妨一并说之。
肉摊前,城管接过2斤肉递过100元,肉贩:找不开,下次再给吧。
菜摊前,城管接过两袋菜递过100元,菜贩:找不开,下次再给吧。
果摊前,城管接过1个西瓜递过100元,找回85元。
后来人们再也没见过那个卖水果的……
所以,中国的富人如果不是权钱交易换来的,谁信?
小买卖人的聪明,是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但却是中国人的悲哀。
正好昨天在群里收到一个故事,说的是新上任的邢县长到小吃摊吃早餐的故事,异曲同工,一并分享。
分析......这就是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