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庆祝国庆/明朝永乐年间那些事

(2009-09-26 13:28:57)
标签:

庆祝国庆

历史

新中国

60周年

600年

石榴

明朝

永乐

杂谈

分类: 若有所思
庆祝国庆/明朝永乐年间那些事

在一个★★★★★级酒店大堂里拍的。

庆祝国庆/明朝永乐年间那些事

  新中国建立60年,而院子里的一棵石榴树已经600年了。人们常说,500年前是一家,就已经古老得不知什么样子了,何况600年。

600年?牌子上写的,不信放大给你看。庆祝国庆/明朝永乐年间那些事

庆祝国庆/明朝永乐年间那些事

  什么叫历史?600年前它还是巴掌高的一棵石榴树苗,现在它就站在你面前。
  根据维基百科(Wikipedia),到回600年,1409年左右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成祖永乐年间,正是北平改为北京、郑和下西洋、修成《永乐大典》、开始设东厂时期。
  现在,让我们重温一下明朝永乐年间那些事:
  • 永乐元年(1403年)
    • 正月:宴诸王于华盖殿。立北平布政司为京师,诏改北平为北京
  • 永乐二年(1404年)
    • 四月:以僧道衍为太子少师,复姚姓,赐名广孝。立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 永乐三年(1405年)
    • 六月:遣中官郑和出使西洋诸国
  • 永乐四年(1406年)
    • 闰七月: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宋礼等采木烧砖。命泰宁侯陈圭董治其事。
  • 永乐五年(1407年)
    • 七月:皇后徐氏卒。十月谥曰仁孝皇后
    • 九月:郑和还
    • 十一月:修《永乐大典》成。凡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
    • 十二月:郑和二次出使西洋
  • 永乐七年(1409年)
    • 二月:帝北巡,皇太子监国。册贵妃张氏、贤妃权氏、顺妃任氏、昭容王氏、昭仪李氏、婕妤李氏、美人崔氏。
    • 四月:选陵地于昌平,封其山曰天寿山。
  • 永乐八年(1410年)
    • 二月:命皇长孙留守北京。帝亲征塞外,获胜,七月还北京。十月回南京。
  • 永乐九年(1411年)
    • 十一月: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行冠礼于华盖殿。
  • 永乐十年(1412年)
    • 十月:皇太孙演武于方山,甘露降,群臣表贺。
    • 十一月:太监郑和敕往立赐立、爪哇等国
  • 永乐十一年(1413年)
    • 正月:仁孝皇后梓宫发京师,汉王护行。天寿山陵成,名曰长陵
    • 二月:帝北巡,发自南京,皇太孙从。仁孝皇后葬长陵。
    • 四月:帝至北京。
  • 永乐十二年(1414年)
    • 六月:帝大长陵败长陵,追至图拉河,班师。
  • 永乐十三年(1415年)
    • 五月:汉王朱高煦屡行不法事,囚之,将废为庶人。太子力救,乃削两护卫,徙封乐安。怀有异谋。
  • 永乐十四年(1416年)
    • 八月:作北京西宫。
    • 九月:帝还南京。
    • 十一月:复议建北京宫殿。
    • 十二月:遣郑和复使西洋
  • 永乐十五年(1417年)
    • 二月:谷王橞恃建文四年为燕兵开金川门功,甚骄肆,夺民田,杀无罪之人,欲谋反,废为庶人。命泰宁侯陈圭仍督北京营建事。命安远侯柳升、成山侯王通副之。
    • 四月:北京西宫成。
    • 五月:帝至北京。御西宫新殿受朝贺。
    • 七月:册胡氏为皇太孙妃。
  • 永乐十六年(1418年)
    • 三月:太子少师姚广孝卒。
  • 永乐十八年(1420年)
    • 闰正月:以学士杨荣、金幼孜为文渊阁大学士
    • 八月:北京始设东厂
    • 九月:北京宫殿将成,遣行在户部尚书夏原吉敕召皇太子,期十二月终至北京。又命皇太孙从行。谕行在礼部,明年元旦定北京为京师,去行在之称,设六部,并取南京诸司印给北京各衙门,别铸南诸司印加“南京”二字。
    • 十一月:以迁都北京诏告天下。
    • 十二月:皇太子、皇太孙至京师。北京新宫成,规制如南京,加壮。自戊子(永乐六年)六月肇工,历十三年至是成。论营建功,擢工部郎中蔡信为工部右侍郎,余升赉有差。
  • 永乐十九年(1421年)
    • 正月朔:帝诣太庙奉五庙神主,皇太子诣郊坛奉安天地神主,皇太孙诣社稷坛奉安神主,黔国公沐晟诣山川坛奉安山川诸神主。帝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郑和复使西洋
    • 四月: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遂下诏暂停下西洋事宜
  • 永乐二十年(1422年)
    • 正月:帝力排众谏,决意亲征塞北阿鲁台,命皇太子监国。
    • 八月:以大胜班师,九月回北京。
    • 闰十二月:乾清宫灾。
  •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
    • 五月:常山护卫指挥孟遇等欲毒杀永乐帝,然后废太子,立赵王朱高燧。事发,孟贤等伏诛,由于太子解救,高燧得免死。
    • 七月:阿鲁台又来犯,帝复亲征。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 正月:复命郑和使西洋
    • 四月:帝自北京出发,率先命集中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另三卫兵会合于宣府之大军北征。命皇太子监国,大学士杨荣、金幼孜扈从,杨士奇辅助太子。
    • 七月十七日:驻于榆木川。成祖病危,召英国公张辅受遗命:“传位皇太子”。次日,卒,年六十五。
    • 八月十五日:皇太子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洪熙元年。进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待郎仍兼大学士,杨士奇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
    • 九月:上永乐帝谥号为“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后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 十月:立太子妃张氏为皇后,并册贵妃郭氏、贤妃李氏、惠妃赵氏、淑妃王氏、昭容王氏。册皇太孙朱瞻基为皇太子、妃胡氏。封王及王世子一批。
    • 十二月:葬太宗文皇帝于长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