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收藏元青花文化 |
分类: 收藏 |
有人说,元青花人物图,特别要看头部细节,放大来看,确实是这样,尤其是看它的晕染细节。这是苏料的特征。问题是,即便真品很少,少到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也还是会有真品的,如何辨别这巨大百分比的仿品,就要认识仿品,懂得仿品,区分仿品。对于元青花来说,最容易区别真品和仿品的特征是青花的晕染状态,最容易区分元青花珍品的表现形态也是青花的晕染状态。
人们普遍认为,仿品无所不能,无所不仿。他们提出的现实问题是,现代的仿品能仿到什么程度,似乎无人能说清楚。所谓高仿,高高仿,能做到一摸一样吗?在仿品太多真假难辨的时候,怎样识别真品。
还有一个对元青花的实际市场价值相当重要的问题是:有带晕染特征很多的元青花,尤其是人物图的元青花,也有晕染相对少的甚至没有晕染特征的元青花,哪一种元青花的市场价值比较高,会具有相当的升值潜力,也就是说比较珍贵的值得收藏的是哪一种。
面对这些在实际收藏操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现实的元青花品种档次概念是很关键的,尤其是面对日益趋多的仿品,高仿和高高仿元青花制品,真正找出在元青花鉴定中,确实存在的现代技术无法仿制点,就成为鉴定真假元青花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这一环节,恰恰与元青花的晕染有相当大的关系,与元青花中的人物故事图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已故的陶瓷鉴定大师孙瀛洲老先生在1965年谈元明清瓷器鉴定的文章里,对元青花的特征有过这样的描述:“粗者甚粗,精者颇精---粗精并存”。这说明元青花的质量和种类是分有不同档次的。他还说:“颜色灰暗者居多数,----很重要的一点是,详细观察其青花上面呈现的黑色斑点”。这说明元青花的青花色泽与黑色斑点(所谓铁锈斑)的晕染是成正比的。正因为元青花有这些鲜明的特征和异常尖锐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才需要放大了看那些细细的晕染效果,这个应该是在仿制元青花制品的实际制作过程中最难以仿制的,这涉及到系列现代科学技术基本知识和相关关联技术。这正是我们这个文章所要探索的------以求证明的主题。
前一篇:汝窑青瓷的鉴定要领
后一篇:甘肃彩陶的文化艺术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