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材料作文“铅笔的原则”写作指导及例文

(2013-05-05 16:07:36)
标签:

感染力

作文

写作指导

以致于

曾读过

教育

作文题目

材料: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5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1.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2.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

3.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

4.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5.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要求:从5句话中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审题立意】

五句话的立意角度:

(1)“自由需要约束”

(2)“成功必然经历挫折”,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3)(4)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取向:“知错就改”和“人的美关键是内在而非外在”;

(5)自由发挥的空间稍大些,可把其中的一句话----“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作为话题。

这五个角度都不是近年常见的那种独词或短语的表述形式,角度的具体内容需要考生去理解和概括。比如第五个角度,可供学生发挥的空间看似较大,但在审题过程中须对关键词“永远”认真咀嚼,不能理解成“生活不会毫无意义”、“生活是充满意义的”等等,正确的理解是目前正遭遇困难,不要消极,应正视挫折、乐观期待、积极进取。

【例文一】

飞翔,哪怕翅膀断了

孩子,你即将离开我,面对这个世界。作为母亲,我只想对你说一句话,那就是:飞翔,哪怕翅膀断了!

人生之路,必有坎坷,一路走来,你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总是赢家。但是,你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梦,无论遭遇到什么。因为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你自己的英雄。

还记得桑兰吗?那个瘫痪不哭,用微笑征服世界的女孩儿。面对人生中最大的不幸,她坦然地看待这一切。当时,你说你要成为像她一样坚强的人,孩子,我希望你能始终记住你曾经说过的这句话: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

你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一路上,也许你会被绊倒,会被欺骗,会被蔑视……但是,请你自信乐观,甚至学会着去感激这一切: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加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抛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感激一切值得你感激的人或事。孩子,你应随时记住,痛苦是必须的,你应当以一颗乐观之心面对一切,以你的微笑征服这个世界。

孩子,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也许你会遭遇不幸,它们使你难过、懊丧、甚至想逼你放弃理想。但是,请你记住:心若在,梦就在。还记得那句广告词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希望你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展现自己亮丽的风采。

孩子,拼搏才会成功。长路漫漫,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想象一下,假如铅笔不经历刀削般的疼痛,怎能写出美丽的文字?种子不经历破壳的疼痛,怎能绽放出甘美的笑容?蛹儿不经历破茧挣扎的疼痛,怎能化作蝴蝶,翩翩于天空轻扇羽翼?

孩子,请不要害怕痛苦,因为挣扎过后,你便能破茧而出,凌羽飞翔。

孩子,请记住:飞翔,哪怕翅膀断了。

最后,用心祝愿你成为真正的英雄,绽放属于你的光彩。

点评:这是一篇巧用比拟方式写就的独白式散文,考生以独特的视角将文题的寓意,在虚设的抒情主人公——“母亲”娓娓的内心独白中,作了最好的诠释,这无疑是文章博得阅卷老师青睐的最高明的亮点。行文过程中,考生摒弃了惯常的思维方式,将大量的概括性材料以抒情的笔调和酣畅的排比句式淋漓呈现,让人在赞叹其飞扬文采的同时,亦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材料融合能力拍案。

【例文二】

阳光总在风雨后

人生就如茶叶一般,只有经过了沸水的浸泡,才能展现出它生命的本色;人生就如鹰一般,只有经过了无数次的跌落,才能练就强硬的翅膀搏击蓝天……是的,人生中少不了暴雨的侵蚀,冰霜的摧残,狂风的袭击。然而,经过了这种种之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获得了更新的生命,会由衷地感叹,阳光总在风雨后。

曾几何时,看透了天边云卷云舒,听熟了耳畔潮起潮落,赏惯了庭院花开花花谢,于是,当望见那只竭力换气要破茧而出的蛾时,心中不觉升起怜悯之情,剪破了茧,让蛾能够“顺利”飞出,可是我错了,破茧而出的蛾死了,静静地躺在那里,永远安息了。它是由于我的不忍而没能经受刀削般的疼痛,没有经历过磨难。我内疚,我自责,我想像着蛾儿化作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如此美好的生命啊!不觉眼眶湿润了,万千思绪在脑海中浮现:蛾是要经过挫折与磨难的啊,只有在那时丰富了翅膀的承载力,磨练了蛾的意志,才能化身美的象征,获得更新的生命啊!

哦,懂了,阳光总在风雨后。

夕阳渐渐陨落,只留下一片余晖化作天边的晚霞,洒落片片金光沉落在碧波之间,微风吹指湖现,泛起层层涟漪。我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见湖岸一丛郁郁葱葱的小草,在微风下摇晃着小脑袋,不觉心旷神怡:如此充满生机的生命啊,透过它们的美好,我看到了种子在阴暗潮湿中拼搏,尽管浑身伤痕累累,但它们仍不放弃,执着追逐自己的梦,在百般的疼痛煎熬下,它们才冲破了土层,生机勃发!

哦,懂了,阳光总在风雨后。

曾读过一句话:你可能会经常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是必须是,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这是制造者对铅笔的劝勉。的确,人生总会遇到挫折与磨难,但这是必须的,我们要从容面对,凭着自己的勇敢去获得更新的生命。

阳光总在风雨后!

点评:有不少同学都喜欢用“阳光总在风雨后”做自己文章的标题,然而,能像本文的作者这样把一句老歌唱新唱活的却不多见。文章最突出的亮点在于,考生借用诗般的意象来诠释主题。茶、鹰、云、潮、花、飞蛾、小草……都被赋予了鲜活的性格或品质,它们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文章主题就是在这样的合力作用下得到彰显的。同时,“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数次反复,巧妙地体现了文章的抒情层次,使文章脉络异常清晰。

【例文三】

蜗牛·痕迹·我

看着蜗牛在阳台上缓缓爬过,我的视线就被它吸引住了。不是因为讨厌它,而是对它身后那条长长的“线”产生了兴趣。我不清楚小小的蜗牛要到哪儿去,但它分泌的粘液却告诉我它已经到过了这里。这是它留下的痕迹,对于它,我的心里竟产生了一丝敬佩。

我在学习的道路上缓缓前进着,我知道前方困难随处可见,讨厌的绊脚石也会越来越多。身边的朋友已经没有时间再来帮助我了,我只拥有一份信念,打垮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终点的信念。我要将我的脚印留在探究的路上。

蜗牛已爬过了阳台,它正在向屋顶出发。缓慢的它显得更慢了,小心翼翼地,勇敢地向上爬行,它身后的痕迹依旧存在,让人联想到了它前进的艰辛。我很想帮它一把,刚想伸出手却又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脑中蹦出了一个想法:如果没有经历艰难的过程,胜利的终点对于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沉浸在一片茫茫题海中,想空闲一下,手中的笔却迟迟不肯放下。休息之余,想到两点一线的生活,想到堆积如山的作业,心中一阵乏闷,怪自己太笨,不懂得“复制”别人的作业,让自己轻松一下,可这个念头才一出世,就被理智给抹杀了。是啊!我要的是成绩,并不是那纸上的答案。

夕阳西下,柔和的金色光芒洒满了大地,魄的墙也变成了金色。小小的蜗牛还在努力地向上爬着。我几乎已经不能找到那小小的一点了。但我知道,它一定会到达屋顶的。它身后那条长长的痕迹见证了它的努力,也让我明白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时光飞逝,中考的日子转眼已经到了。以前的艰辛已化作了动力,我心中那不变的信念让我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我的终点似乎也一片光明。

蜗牛如我,在不懈地努力着。

我似蜗牛,为小小的梦不断拼搏着……

蜗牛告诉我,当你在梦想的途中脚踏实地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未来才能绽放光彩。

点评:这是一篇情景交融,寓意深刻的散文小品,我们发现考生驾驭文体和结构文章的能力很强,巧妙地将让“蜗牛”与“我”两条线索并行,并以“痕迹”作为全文行文的线索,恰到好处而不着痕迹地与命题紧紧联结,十分高明。考生特别关注营造气氛,“夕阳西下”一段像一抹亮彩缀在文中,在渲染蜗牛品格的同时,也巧妙地展示考生的语言功底。同时,短句短段,更使全文文风清新,

【例文四】

痛苦绽放美丽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远的享受,而在于痛苦的经历后,那绽放的永恒的美丽。

——题记

鹰是天空中的帝王,振翅飞翔,让人肃然起敬。可又有谁知道,鹰承受了多少的痛苦与折磨!雏鹰在巢穴里刚可以自己探出头的时候,它们的母亲就把它们放在悬崖边上,然后推下去,羽毛还未长满的雏鹰使尽全力往上飞,当然,不能飞的鹰将被活活摔死。这仅仅是一道工序,更让雏鹰痛苦的还在后面,母鹰把它们的翅膀折断,然后再次推下悬崖,当最后一只鹰从悬崖上飞上来的时候,它将拥有丰满的羽毛和更加强硬的翅膀。它将是浩瀚天空中的霸主,长鸣一声,气吞山河!

鹰的前半生承受了无尽的痛苦,但它的后半生,使人无不惊羡它的魄力和逼人的气势。

是的!痛苦绽放美丽!

我看过《感动中国》的电视节目,里面的人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美,我甚至被感动得落下了眼泪。魏青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邰丽华于无声中体现人性的壮美;黄伯云“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他们都是在无数的痛苦后,人性所表现出来的高潮与美丽。记得洪战辉说过:“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搏得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他之所以能从一个无人抚养的孩子成为一个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相信他一定经历了别人无法想像的痛苦。

他们之所以感动了我们,不是因为他们现实的成就与名声,而是他们那让人潸然泪下的痛苦经历。

是的!痛苦绽放美丽!

在生活中,在学习中,不敢下面去迎接痛苦,避开它。那么你将不仅是一个很脆弱的人,更是一个被社会淘汰的人,你的生命将永远暗淡无光,将在黑色中结束。

记住!痛苦绽放美丽,或许,你人生的痛苦越多,你的人生就会更加美丽。

点评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文,考生善用类比,引“鹰”入文,并由“鹰”而人,写那些“大写”的人,写那些感动过每一个国人的当代英雄。真实、典型、时代气息浓郁,考生的选材闪耀智慧的光芒;排比、类比、对比,精练周密而不失华美的语句极显考生的写作功底;在“痛苦绽放美丽”不断的间隔反复中螺旋上升展开论证,鞭辟的论证展现考生严密的逻辑。

【例文五】

任尔东西南北风

六月的午后,风很大,窗外的小树被没有方向的狂风吹得东倒西歪,我清晰地感受到它的苦楚,因为我几星期前的伤痛在一片迷茫的风雨中拉开了内幕:参加数学竞赛的失利,参加重高保送生考试的失常,坐在教室里等待中考的最后裁决,却因长年做竞赛题忽略了基础,怎么也补不上。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生活就将这样毫无意义地进行下去吗?而如今,看着风雨中命运不能自主的小树,我更疑惑了。

恍惚间,我想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那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仕途失意时,在与家人分隔两地只能对月怀远时,他仍不忘送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这是何等的旷达胸襟!我知道,接踵而来的磨难让东坡品尝到“寂寞沙洲冷”的酸楚,让他不禁洒下“点点离人泪”,而最终,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理想,游遍祖国山川,留下“大江东去”的豪迈,留下“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慨,留下“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志。他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不管处于什么状况都不曾放弃。执着的东坡,你为华夏文化留下了多少令人惊羡的词章!

又想到“人比黄花瘦”的易安——我最敬佩的女词人。你坎坷的人生,向来让人唏嘘不已;你的晚年,战事不断、丈夫亡故、书画财产被扫荡一空,一下子就跌入到贫困的深渊。在那么多的挫折面前,易安没有逃避,或许她的词中还有“最难将息”的时候,有舴艋舟载不动的“许多愁”,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可是你活下来了,如此顽强地活了下来。偶尔地,你也做绰约多姿的江南女子,挥动蝉翼般的衣袖,捧一缕黄昏后的暗香。坚强的易安,你执着的思考和不畏艰辛的精神,为中国婉约派词人留下了多少永恒的印记!

温柔的阳光把我拉回到现实,抬头看窗外,那棵小树虽被折断了不少枝丫,但仍挺立着,唱响自己的生命之歌,为生命留下痕迹。此时的我已不再叹息,亦不想逃避,只想坚强地面对一切,不管怎样都不再动摇。板桥有诗云:“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的,“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会永远铭记!

点评:作为满分作文,本文有以下亮点:

一、切入自然。作者先描绘风雨飘摇中的小树,据此引出联想,提出疑问:“生活就将这样毫无意义地进行下去吗?”这一问,紧扣文章内容,又切合作文题的要求。这种由物及人、人物同理的写法使文章洋溢着理趣和情趣。由风雨中的小树到屡试不爽的自己,不由得发出疑问,很自然地想到了与自己同命运的苏轼和李清照,通过对他们人生道路的追寻,不难找到问题的最终答案-------“面对一切”“不再叹气”“不再动摇”,“唱响生命之歌”,“为生命留下痕迹”。切入角度自然,全文脉络清晰。

二、以“情”感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本文最难得也是最动人之处,就在于真情凝聚笔端,是在说理,更像在抒情,作者对古人的“惊羡”和“敬仰”,跃然纸上,很好地体现了“凡文皆情语”的特点。

三、积累丰富。积累包括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只有平时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可能在考场中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从本文可以看出该考生对古典文学的“偏爱”,体现了“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古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准确又恰当;“寂寞沙洲冷”(流行歌曲)等时尚元素的巧妙运用,不得不为小作者的大手笔所惊叹。这点尤其值得借鉴。

【问题文章】

宝剑·梅花·我

宝剑

隆冬腊月,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一个铁匠正在专心地铸造着炉中的剑,一记一记地打在剑上。铁匠的儿子问:“爹,剑不疼吗?”铁匠随手拿起一块布擦了擦脸上不断往下滴的汗水:“只有这样,爹才可以完成英雄所托,为民除害。”小儿子看了看铁匠,又看了看通红的剑,似懂非懂的样子。耳边又响起那一下下重重的打击声。

第二天,英雄来了,取走了剑,也结束了剑的苦难日子。该是剑的光辉时期了。乡里人都相信这把剑会帮助英雄除去作恶多端的少霸。雪地里,剑发出了耀眼的寒光,那么与众不同。

一个月后,英雄回来了,带着少霸的头颅。乡里人高兴极了,把宝剑供奉起来,像对待神灵一样。

没有那一记记痛彻心扉的敲打,宝剑还是一滩铁水吧。可如今——

梅花

寒风夹带着雪迎面扑来,街上很少有行人,人们都躲在屋里围着火炉。

随风,淡淡清香阵阵而来。王安石走出门外,试图寻找香气的来源。寒风瑟瑟,可王安石心中却有一股温暖的血液在流淌。不经意的一瞥,使王安石为之动容。墙角,零星的几朵梅花正高傲地开放,似乎天地间只有它们,而全然不顾这刺骨的寒冷。

缕缕芳香,触动了这位诗人的心,一首《咏梅》就是最好的见证。

在这冰天雪地,恐怕也只有梅花自己知道,不傲霜斗雪,怎会有这沁人心脾的香味,更不会有妇孺皆知的《咏梅》。

如今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所以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没有灵魂的空囊。

学习上的压力有时让我想要逃避,想要放弃,然而我又深知没有锻造,没有冰雪,不会有宝剑,不会有梅花。那么没有苦难,就不会有成功的我。

我处在一片荒芜人烟的沙漠,为了生存,我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寻找绿洲。不经历这种痛苦的煎熬,我怎么可以保住性命。迷茫中,我确定了方向。

苦难将是我人生的催化剂。苦难过后就是甘甜,就像阴天过后定会放晴一样,我坚定地相信,我会绘出一个七彩人生。

误区警示:考生的习作思维值得称道,文章取材于人们熟知的“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句,并巧妙地化用到考场习作中,让“宝剑与英雄”、“梅花与王安石”等形象为自己创设的情境增添了光彩,并使他们与“我”并列起来,使读者从中感悟到的这一并列产生的强大精神内核:在磨难中,也让自己的人生像他们一样大放异彩!应该说,本文的立意是紧扣住铅笔的第二条原则而来的。

但细读文章我们会发现存在不少应该引起警示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是段落之间的内部联系不紧密。

其一,文章一开头就出现小标题,这就使行文显得太唐突。它就像一间房子进门就看见楼梯一样,让人感觉非常突兀。如果在小标题之前加上一段引言,使这段引言,它一方面能缓解小标题对眼球的冲击,另一方面又能在意义上提挈全篇,当然会使文章在丰富内涵的基础上,结构也变得更严谨。

其二,文章段落之间的内部联系不紧密,需要必要的过渡语言将三个相对独立的片段联缀成文。短短几百字的文章,在运用小标题行文时要特别注意榫接,让榫接的语句能含蓄地联系上下文,使文章行文流畅,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作者清晰的思维脉络。考生在“宝剑”这一小标题下末尾所写到的“可如今——”一句明显与下文衔接不自然。

第三,文章没能寻找到标题与片段之间的联系,以致于全文结构变得颇松散。行文时,寻找主标题与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使全文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否则就会变成“一文多题”的“怪胎”,进而被阅卷老师打入“死牢”。这篇文章以“宝剑·梅花·我”为题,只注重了标题和小标题之间的“字”联,却忽略了它们之间的“意”联,是颇为勉强而不精当的。

第四,三个小标题之间的节奏不和谐。小标题的运用很能显示习作者的语言才华,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小标题的文采,尤其是各个标题之间的和谐,如有可能,最好能运用字数相当、结构相似的短语作为小标题,在概括内容或展示中心的同时,也体现作者高超的炼句功夫。当然,要使文章产生更强的感染力,语言上的润色和情感上的超越也需要加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