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斯医生》——惊悚剧手法扮美职业剧
(2013-05-15 17:11:48)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有人开玩笑,医疗剧就要像《豪斯医生》那么写,写成黑色的。但估计开玩笑的人也只是看到了豪斯一身的毛病,不爱上门诊,不按医疗成规办事,凭直觉诊断,对上司和病人都没什么好脸,不修边幅,拄着拐棍一瘸一拐,彻底颠覆医生形象。因为他知道,在中国写医生,尺度再大,也不能这么写。
其实豪斯并不是怪医一枝梅。他是普林斯顿大学附属医院医学部的能人,主攻传染病、肾病。他不相信病人陈述,是因为他认为病人在很多情况下会撒谎,这不是自大,而是对自己的医学能力和超级直觉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自信,他喜欢采用不合常规的办法找出疑难杂症的真实病因。
他的不修边幅可能和他的右腿血管瘤有很大关系,手术摘除了右腿大部分肌肉,所以他只能凭借拐杖走路,穿着宽松的休闲装和运动鞋上班。有时候,常有病人问起他的腿,触动他的痛处。
他不是孤立作战不讲究科学规律的疯子。他和自己的医疗团队有很好的互动关系,在这团队里,有免疫学专家、有心脏病专家、有神经科医师。他和团队总能产生良性互动,相互激发,最终由豪斯做出准确判断,解除病人痛苦。
整个剧情冲突,因为性格刻划的准确而令个人冲突真实可信;也因专业交叉使得迷局易设易开。
《豪斯医生》让剧情吸引人的技术,实际上来源于惊悚剧。疑难杂症来无形去无影,关于病例个案,如何在医疗剧中成为有效推动元素和吸引元素,这部戏有很好的心得。每集开始,都会出现一个发病过程描述,接着采用三维动画给出一个固定画面,埋下一个包袱。接着入院治疗观察,采用医学判断提出不同假设,既是初步接近和破局,也是误导和假结尾,然后豪斯会在团队的思想风暴中,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找出原因,或者是从某个情境中突然受到启发,最终揭开病因,解除危险。最后,那幅三维图像会再次出现,不过这次观众已经深谙其中奥秘,胸有成竹了。如此,豪斯出乎意料找出了小学老师引发致命哮喘的元凶——脑子里的猪绦虫;找出曲棍球队员的免疫系统衰竭重症其实是用错了药。
对此,我们何曾想到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