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洛伊德:性心理专家还是现代文学艺术之父? (2)

(2013-05-14 16:08:43)

美剧中采用心理分析手法塑造人物,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前面说过的《黑道家族》、《六尺之下》,人物深层性格,都有其童年生活的影子。黑道大哥东尼,小时候的家庭环境,给了他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他冷静和冷酷并存,杀人如麻却毫无反应;因为小时候缺少正常家庭的环境和关爱,他特别重视两个子女的感受,希望向他们靠拢。东尼的一切性格矛盾,都可以在童年生活里面找到影子。从小生长在殡仪社里的二儿子,不仅性取向出了问题,而且养成了在幻觉中和死者对话的习惯,它实现了内心和死者的对话,死者可以影响和参与他的现实选择。

心理诊所和心理医生,也是美剧常见场景和角色。欧美人习惯于做心理治疗,连心理医生也需要别人的别人的帮助。《黑道家族》里面的心理医生,对东尼又惧怕,又莫名被吸引,需要找老师来做心理治疗。《扪心问诊》中的治疗师,自己面临家庭问题,卷入了女病人的情感纠葛,也需要找人作治疗。

有些惊悚犯罪题材系列剧里面,心理医生还会因为好大喜功,职业作假,引发悲剧。

心理分析方法,让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黑暗的东西。罗伯特麦基说,美国观众喜欢在电影院里面“与魔鬼擦肩而过”,发现黑暗之后产生的心理惊悚效果,成为一种特殊吸引力。这是一种警示,一种基于人类心理生理特点的劝诫,决不是展示和模仿黑暗。我们对这个问题,常会有认识误区,认为某些黑暗的东西不能出现,这等于是放弃了“向魔鬼移情”原理下的深刻教育作用。

心理分析方法不仅可以使人物更生动,而且可以使主题更强大。《扪心问诊》中一个美国海军飞行员,在轰炸学校造成平民伤亡之后,执意冒险前往中东探查现场。当我们都企盼着他在现场能够良心发现,忏悔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剧集却通过心理分析爆出令人恐惧的真相——这个追求完美的飞行员,竟然发现他并不是去看被伤害人们,而是一种强迫症,去察看自己的弹着点!一下子,主题空前严肃和深刻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