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西现象(集微成文)

(2011-11-29 11:23:02)
标签:

杂谈

看柴静采访黄西视频,有感而发写下一堆微博,有点集腋成裘的味道:

黄西现象至少说明三个问题。

其一,认可一个人,要看实力。在白宫的记者年会上调侃拜登、奥巴马却受到欢迎。你有实力,我就认可你,以实力说话。实力意味着你的努力,你比别人做的更好。这是对自由竞争原则的认可。人类必须要有一种原则。依据这个原则,美国人把黄西当作“相声界的姚明”。我们不是这样。我们讲关系,讲江湖规矩。你优秀,但你“破坏行规”,就要打击。

郭德刚不是被相声界打击了吗?值得反思。不要过分看重历史,5000年一定就比200年要重?不一定的。奥运会我们还在强调历史对别人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我觉得开放以来,总的说我们是受益者,不要不承认,还成天抱怨别人给的少了,核心技术不给你。这就是心态问题了。

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是核心问题。给你一升米,抱怨为什么不给一担,这个心态下不能有作为的。刘亚洲说过,总的来说美国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创新。反观一下我们,总的说注意力在如何赚钱,这就是差距。问题是我们根本就不把这个当作是问题。大国策要有,大国心更重要啊。

其二,身处逆境,要以幽默的态度,自嘲的勇气化解。我们本来自泥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情。小富即狂,遇穷则悲,还是不明白自己是谁。美国人流行一句话:要像鸭子一样,表面平静,两只脚却在拼命划水。黄西第一次上台,遭遇惨败。平静看成败,研究为什么人会发笑,终于把住了脉,触动了别人笑的神经。

人的最大优势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一定会比别人做的更好。既然你认定了自己喜欢做什么,就要百折不挠,直到最后取得成功。不要被周围的环境左右,去追随那些实际上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也不要为一时的利益所动,勉强做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人的大脑只能开发10%,那就坚定用于自己的理想好了。

敢于推销自己,善于推销自己,要把准备好了的自己推销出去。这也是现代社会一条不成文的技术。网络时代是眼球时代,点击率可以造就一个偶像。既然大家不怕以各种面目示人,就不要胆怯自我推销。别人不知道你的能力,一切都等于零。

其三,我们老是说你碰到了我的底线!实际上那并不是底线!领导们不喜欢批评,有人批评自己,如同碰触自己的底线;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还有许多中国字头的大企业大机构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垄断,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奢华,谁说了自己,就认为那是碰了自己的底线。

已经成功了的人不喜欢别人的平视,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从何而来;已经富了的江湖霸主,不喜欢别人挑战自己。年轻时相忘于江湖,年纪大了希望重建江湖。于是,所有的后来者都被一种腐败的氛围所裹挟。这就是底线不清不楚的后果。

黄西的脱口秀明明碰触了美国人的伤口。“我希望我的儿子学会两种语言,将来竞选美国总统。用英语来签署国会议案;用中文和债主们谈判。”美国人还是笑了。底线是什么?底线不是批评,而是能不能让自己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