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及杂谈 |
2006年我有了第一个男朋友。他是医生,我中文系毕业在报社工作。
我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但更多是困惑和压抑。
我们在一起后无法公开关系,约会也是偷偷摸摸。渴望未来我们可以生活在一起,于是梦想就是一起远走高飞,到一个没有人知道和认识我们的地方。我们设想到农村去,他可以当赤脚医生,我当小学的中文老师。他的年龄比我大几岁,家庭压力更大,为此自我认知也差,认识我之前他认为他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同性恋;即使我们在一起相处,他也无法接纳自己,最后他希望出国改善心态和逃避这种状态。
我们分手了。我认为感情不可靠,即使很认真对待感情,最后也面临分手。
那年我非常痛苦,春节期间我独自去了丽江。丽江古城美丽清爽,天空晴朗,人群熙熙攘攘。我外出告诉父母家人的理由是:我和她(女朋友)旅游,实际上是虚拟的她。一个不存在的女朋友。
那几天在丽江,很多人都是热热闹闹合家团聚,而我却孤单一人,在美景中惶惶然,内心复杂沉重。大年初八,我妈妈的生日,我也不在她身边,那天我正在火车上,我接到堂兄的一个电话。
他生气地责备我说:“你怎么大过年不回家?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大年龄了还让父母担心!”
从我30岁以后全家人都着急我的婚事。此刻,我忽然感觉到居然因为我个人的事情,我让家人担心。我内心深深感到不安,自己的小事却让家族挂念。在烟雾缭绕的车厢,我决定结婚了。
2012年开始为了尽快结婚,我通过婚恋网认识几位异性,之后选择我前妻。
她喜欢我对我不错,在我们结婚前,她内心很热,但不着急结婚,总在拖延;相反我对她表现很平淡,但却急于结婚。她当时就有感觉。认识三个月后我们就生活在一起。
那时我可以和女性发生关系,还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双性恋。
当然,事实证明我是同性恋。
2013年在广州参加亲友会家长采访的时候,印象最深有一位70多岁的妈妈接受子女的经历对我触动很大。
完成亲友会采访工作完回到北京,我心情复杂。我感觉自己走到十字路口,以后该怎么办?花了一年时间,谋划自己新的出路,我打定注意决定出柜。
一天,我前妻忽然告诉我她怀孕了,听到这个消息,我马上告诉她,我同性恋身份让她放弃,我们也要分开;但她不同意离婚并决定生下孩子。于是,孩子来到人间。
经过自己的长期谋划,和家人出柜的时间为2015年4月的一天,我己得清清楚楚。
在这天的前三个晚上,我下班后走在附近公园一直半夜,我回家写文章发给同事和朋友看,他们反馈不错很多鼓励我。有的说:你太难了。
这天傍晚,暮色苍茫,我提前回到家里,我和我妈妈坐在楼上房间,我刻意选择这样的时刻,朦朦胧胧我看不清她的面孔。
我告诉她:“妈,我喜欢的是男人。我是同性恋,我的朋友Z他也是同性恋。”
妈妈听了流着泪下楼,大声说了一句:这是我们家的家丑。
她当时想立即打电话告诉我堂哥,我姐姐拦着了她。姐姐认为这样事情家里先自己处理。同年8月孩子两岁时,我和妻子离婚了。
离婚了,前妻带着孩子到外地生活。我每一两个月看一次孩子。两年前,前妻找了新男朋友后,告知我暂时不要过来看孩子了,会影响她的新感情生活。于是,到现在,我两年没有见过儿子,只是在视频和他聊天。
我了解部分70后和80后的男同和拉拉会选择结婚,但他们维持婚姻的过程中,大部分对配偶实行冷暴力,同直婚婚姻质量很低,家庭不幸福,对孩子也是灾难。
我用自己亲身体会,建议年轻人不要进入婚姻,已婚的还是要选择离婚。在婚姻中痛苦挣扎的已婚拉拉和男同,应走早走出婚姻,给彼此新的机会和生活。
(根据一位中年离婚同志的故事整理 2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