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C畅游02】南锣鼓巷的市井与喧嚣(77P)
标签:
南锣鼓巷北锣鼓巷鼓楼大街胡同旅游 |
分类: 没事儿拍拍照片 |
79张片片,如果说选一张出来代表我眼中的南锣鼓巷,还真的有点困难。
于是选了上面的一张做置顶的封面,这个瞬间我很喜欢,说不出缘由。
而且我喜欢后面淡蓝色的墙,宁静而淡定。
上周跟乐乐一起去了南锣鼓巷+北锣鼓巷。
我们俩都是第一次进北京的胡同。
差不多逛荡了6个小时,也没能把那一片儿的胡同都走一遍。
相比之下,我觉得南锣鼓巷的商业氛围过于喧嚣,真真正正成了继798之后的又一条伪艺术商业街。
很多在淘宝便宜的很的小玩意儿,去了哪儿价格都翻了2-3倍,甚至更多。
得出个结论——
说好听点是引诱外地人花钱的地儿,说难听点,就是“骗”外地人钱的地儿。
估计北京土生土长的人儿不喜欢去那地儿。。。
但是不得不承认,还是有许许多多的画面让我觉得喜欢。
还是忍不住要记录下来。
除了买东西,都挺舒服的。
因为那天不是工作日,而且上午我们过去的还比较早,胡同里还是十分宁静的。
喜欢那样静静地溜达的感觉。
靠近中午,特别是过了中午,人渐渐拥挤了起来,又让南锣鼓巷平添了几分俗气。
插播一段百度对南锣鼓巷的介绍: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 南止地安门东大街, 全长786米, 宽8米,与元大都(1267年)同期建成, 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南锣鼓巷至今已有700年历史。以巷子为中轴,两侧分出诸多特色胡同。胡同里,分布着众多名人故居。再加上南锣鼓巷林立的特色店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的建成,无疑将为这里带来更多商机。
北锣鼓巷的词条还没有,呵呵,可能还未被开发,没啥名气。可是我喜欢~~~
片片很多,也不把南北锣鼓巷分开了,分几个小段儿吧:)
·鼓楼东大街·
下车的地方是在鼓楼东大街,鼓楼东大街已经有了些南锣鼓巷的氛围了。

因为真的有点早,很多店铺好像都是临近中午才开门,所以大多数小店都没开张。

我跟乐乐都是会找乐子的那种人,又点儿意思的招牌和门面我们都会一探究竟。

春天淡淡的气息,在枝头战线的淋漓尽致。
·路牌·
胡同里的路牌实在是太多了,在南锣鼓巷和北锣鼓巷里,横七竖八的还有N多的小胡同。
咱又不是做google地图的,就不每个路牌都拍了。虽然很喜欢这些胡同的名字~~
北锣鼓巷的路牌之一,在蓝天和绿叶的衬托下,红色的路牌漂亮的不行不行啦~~
·橱窗·
虽然这些小店东西挺贵的,但是有的店面橱窗真的有点小喜欢~~包括那些酒吧和咖啡吧。
多么憨态可掬的橱窗呀~~~
还没开张,玻璃门后面的布应该是个床单之类的,好看。
其实看到这样的招牌,挺有欲望进去坐坐的:)
一家叫做“如洗”的服饰店,店里都是棉布或者亚麻的衣服,喜欢~~就是贵~~
乐乐没忍住在这家买了条裙子,小300,在淘宝上看只有不到一半的价钱。
乐乐问为什么这家店叫做如洗,我说她在这家买了裙子就一贫“如洗”了,嘿嘿。。
不过裙子还真的挺好看的,我们俩都喜欢得不行了。。
火锅店的橱窗。还是这样的火锅看着比较有感觉,也感觉在这样的火锅里涮出来的东东更美味。。
哈哈,忽然想到了我最爱的呷哺呷哺~~~特别是那咖喱的汤底~~
额,我的确没啥追求~~~
这家店的调调特别文艺特别田园,我跟乐乐一个猛子扎进去就不想出来了。
其实那天逛了好几家这样的小店。
里面的东西很贵,但是真的很有爱的样子,都是些女孩儿们爱不释手的日杂。
还好基本上淘宝都有卖,以后如果真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屋,俺就攒钱整上一屋子,么么~~
天天看着都别提多开心了~~
不过说真的,玩日杂真的很败家。。。
我最爱的小窗的出其布意。
喜欢布艺,还真的是因为小窗。
我都忘了是什么时候发现一个这样心灵手巧的姑娘的博客。
然后几乎是从头看到尾。。。
店里的东西质量款式没的说,但真的有点小贵。
乐乐买了一个布猪猪的手机挂饰送我,大爱~~~谢谢亲爱的,么么~~
小窗,你是我偶像,咔咔~~~
严格说来,这个其实不算做橱窗。
但是这样的酒瓶子摆在一起还真的挺好看的~~~
特别喜欢这红色的台面,小小的拉风了一把!
这没什么特别的,基本上每个旅游点都有卖类似的东东。
可我还是被它充满了民族调调的色彩吸引了,而且百看不厌~~~
这个严格说来也不是橱窗,因为是在店的里面,算是货架吧。
喜欢这一墙的相机,各种各样的。。
有点让我拔不动腿,哈哈。。
上周终于跟小四去成了梵几的客厅,的确很喜欢。
出乎意料,在梵家也看到了很多古董相机,各式各样的。。
想必主人也会很喜欢摄影的吧。。
一家酒吧的门口,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这么摆设的,不过真的挺好看的~~~
一家咖啡厅的门口,生机盎然。店主没忘记在这美丽诱人的门口挂上不让参观的牌子。
看到这样的小牌子,原本想进去也就不进去了。
还有之前看到的某些散落在各地的各中小店门口的“同行免进”牌子,
看到它们我就没有一点想要进去的冲动了。
喜欢这样的小牌子还有涂了白油漆的砖墙。
只可惜店里的东东不是那么丰富。。。
这个已经是门面了,但是在商业氛围浓厚又充满时尚气息的南锣鼓巷,还保留着这样一个门面感觉确实挺特别。
禁不住百度了一下:
沙井副食店是南锣鼓巷唯一一家旧是模样没有变的店,多年没有重新装饰并且开店,并且有很多版本的关于它的传说。沙井副食店,成年被黑木板子封着。也不开张也不拆除。关于沙井的传说有N个版本。比较真实的版本是:沙井副食店,原国营商店,老爷子和老伴去世之后,其后代兄弟姐妹四人因继承权问题搁置,沙井斜对面也就是吉他吧的南边邻居是其中四人之一,由于无依据说明四人的归属权而无法出租,因此事四人翻脸甚至脱离血缘关系,倒置无法分配,也就是分赃不均导致如今此店依旧维持原貌,鬼神论纯属谣传!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因为此,它成为南锣鼓巷唯一存留最完整的一家老店。
某家卖茶的店,门口摆了一张古香古色的桌子,桌上摆了几杯冲泡好的花果茶。
花与茶叶经过浸泡,都亮开了自己的摇曳多姿。
以此来吸引顾客也真是个不错的办法:)
在南锣鼓巷,几乎每个小店的门口都有个独特之处来吸引顾客。
这家店门口摆了桌子,还有茶和象棋。
是家餐馆的门口~~
·市井·
比起商业的气氛,我更喜欢市井的味道。
因为市井气更让人心底觉得踏实、温暖。
小时候,我们家也是住在这样的巷子里,听着无数关于巷子的传说,然后慢慢长大。。
红砖是很有市井味道的东东。。
高楼大厦,那还能看见外露的红砖呢?
钢筋混凝土固然坚固,总觉得少了些温暖的感觉。
在街道的墙上画粉笔画,是小时候常干的事儿。
而且必须是在别人家墙上画才有感觉。。。
小时候我家的院子,就是类似这样一个古朴而袖珍的小门。
给红砖来个特写~~
我觉得是市井气,让小巷子充满了无限的小趣味~~
例如这鸟笼:)
以及小鸟:)
晾晒的衣物。
就连普普通通的电线杆子,也无比有趣。
特别喜欢看胡同里张贴的各种通知和好消息,很有生活气息。
小时候很多人家里都挂着这样的门帘,用挂历纸卷的。
这个是粗犷版的,有种精致版的,是缠成纺锤形,更美观。
·小胡同·
胡同游,就是坐一圈车子?看来跟着旅行团确实不好玩。。
·古老·
一个有底蕴的城市,总会有些有着古老气息的气质与细节。
我一直被这样的细节深深的吸引着……
在胡同里转悠的时候,遇见了无数条可爱的小狗。
它们无论走路还是表情,都带着小小的悠闲与淡定。
我跟乐乐总结:这是生活在胡同里的小狗的独有的气质吧~~
·绿色·
其实春天里处处都是嫩嫩的绿。
但是这些小小的绿色在胡同里,就沾染了更加丰富的新鲜感。
为这些小胡同平添了许多灵气与清凉。

·自行车·
一定要单独拿出来,呵呵。
说不出原因,就是喜欢拍自行车。
特别是久久的款式。
我想象着它们的主人骑着他们经历过无数的风景,就觉得真美好。。
它,充满了回忆的味道。
·乐乐·
好久没写这么长的图文并茂的博文了。。。
如果来北京,南锣鼓巷还是值得去转一圈~~还有北锣鼓巷。
嗯,带小DC出门果然方便极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