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用围棋解说术语(一)

(2011-09-18 21:22:27)
标签:

围棋

杂谈

分类: 棋道人生
围棋职业棋手潘文君原创,来自其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527964795。 
一、一手棋:围棋中对局双方每回合所拥有的权利。在解说中通常指一着棋下在棋盘上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又叫作“一手棋价值”。比如解说中常见的说法:“某某局部战斗总体来说黑棋亏了一手棋”。
二、 恶手:对一手棋的评价,指某对局中的某一手棋,经过研究发现效率较低,甚至没有效率,这样的棋就称为“恶手"。
三、本手:对一手棋的评价,指某一手棋,效率充分,而且对方很难找到这手棋的毛病,也就是无法进行冲击,就像字面一样,本本分分。
四、 缓手:对一手棋的评价,指某一手棋,为了追求安全、平稳,从而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率。比如在攻击对方的时候突然去做没有必要的防守,就是缓手的一种。 
五、大缓手:对一手棋的评价,指某一手棋,过于追求安全、平稳,从而效率大降,比普通缓手还要严重一些,更加接近恶手。 
六、强手:对一手棋的评价,指某一手棋勇猛精进,高效率占据实空或攻击对方。如果成功则获得一定的便宜,所谓“便宜”就是效率稍高于正常手段,但强手同时也附带一点点风险,所以通常用于自身棋形厚实的时候,这样既能获得高效,还能尽量避免风险。
七 、先手:对一手棋的描述,是迫使对方必须做出反应的一手棋。比如“这个地方打吃是先手”。 
八、 正手:对一手棋的评价,通常指某个局部的正确下法,具有唯一性,不过有时也说这是全局性的正确下法,但对于全局来说,很少有唯一的下法。 
九、俗手:对一手棋的评价,通常指这手棋与对手进行了无意义的先手交换,也就是说虽然走了个先手,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破坏了原本保留下来的许多变化,是坏棋的一种。但也有少数的情况,使用这样的手段可以简明有力地击垮对方,这种情况叫做“俗而有力”。 
十、后手:对一手棋的描述,与“先手”相反,这手棋无法使对方做出反应,与先手不同,一般这样的棋要有足够大的目数(目数是围棋的生命)或者可以使自身变厚(厚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转化为目数)才会去走,先手则是只要有一定的收获就要尽早走掉。 
十一、 妙手:对一手棋的评价,通常指抓住了对方弱点,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有奇效的一手棋,是所有棋手都希望能够下出来的棋。但到了较高的水平,对妙手有了相当的熟练度之后,这种对妙手的期待反而是长棋的障碍,这时应该让妙手来找你,而不再盲目追寻妙手,此中微妙请自行体会。 
十二、好手:对一手棋的评价,指这手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妙手”不同,妙手通常是逆境下出现的好棋,而好手则没有说法上的限制,所以可以说“妙手”是好手的一部分。 
十三、 问题手:对一手棋的评价,指某对局中的某一手棋,看上去就让人觉得效率不足,属于值得推敲的一手。 
十四、试应手:对一手棋的描述,此着落于盘上,对方将出现几个行棋方向不同但效率相当的选点,对方必须做出选择,但无论选择了哪个点来应对,我方都有相应的好手段可以获得便宜,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投石问路”,往往能为自己打开局面,属于好手的范畴。当然,很多战斗因此发生。
十五、局部妙手:指某个局部的巧妙手段,相比“妙手”而言更具局限性。一般来说,强调某一手棋是“局部妙手”的时候,站在全局角度下来看会有更好的选择。 
十六、 胜负手:对一手棋的描述,指对局者认为形势不利,准备与对手倾力一搏时所使用的手段,特点是一旦成功的话效率会很高。虽然胜负手有着不小的风险,但为了挽回局势却也是不得不发。而面对胜负手则需要保持冷静,首先不要被对方的热血气势所带动,其次要寻找对方胜负手的破绽。 
十七、争胜的一手:与胜负手相仿,但没那么强烈,通常指遇到胜负关键处时所爆发出的手段,带有很强的求胜欲望的一手棋。 
十八、 厚重之手:对一手棋的描述,指某一手棋坚实无比(对应“厚”),但速度缓慢(对应“重”)。20世纪70~80年代被认为是好手,进入21世纪之后则慢慢少有棋手会有这样的想法,普遍认为太缓很难争胜。 
十九、 手筋:对一手棋的评价,指这手棋击中了对方的要害部位,从而使对方的棋子、棋形出现凝重、四分五裂、打劫出棋、被杀等种种负面效果,属于妙手范畴。详见“妙手”的解释(这条不是很有把握,纯粹以个人理解写出,欢迎各位挑刺)。 
二十、 假手筋:指看起来像是击中对方要害的一手,但其实根本没什么效果甚至根本无效的手段,专业棋手间又戏称这样的手段为“假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