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2008-06-02 00:59:53)
标签:

地震

灾区

抗震救灾

四川

汶川

都江堰

灾民安置点

帐篷

杂谈

分类: 时务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分发救灾物资。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全友家私捐赠的木板床。我睡过,很结实。至少比地铺好多了。后面的照片里可看到。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这个灾民安置点叫“幸福温馨家园”。说实话,有点反讽。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临时板房里,工行开始回复营业。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灾民们纷纷涌在中国邮政储蓄的营业帐篷前等待取款。——不过,这里现在有钱也买不到什么。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爱心食堂前排着长长的队伍。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三只耳”火锅连锁援建的爱心食堂——不过据说每天只提供一顿饭,还不能保证每天都有。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帐篷里。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救灾食品发放点前的长龙。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听说运来了新的物资,已经凌晨时分人们还聚集在这里,一片喧嚣。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被抓住跪地示众的小偷。乘人之危的恶人!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刚拉来的板房,将用来建一个临时医院。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成堆的物资。直升机不断地轰鸣而过。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心理关怀站里玩耍的孩子们——儿童不识愁滋味。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这条沿街而建的水槽本是都江堰水文化特色的一个展示,现在改成了灾民们的盥洗池。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灾民安置点的医疗站——向坚守在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们致敬!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帐篷里的母子——“帐篷”下的有个“女”人,是不是一个“安”字?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凝视鸟笼的老人——我看到一种四川人处乱不惊的性格力量。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志愿者在灾民帐篷里嘘寒问暖。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帐篷区。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洗手池。

都江堰灾民安置点近况(原创)

帐篷厕所——我选了一个干净点的来拍。

 

(照片皆系博主亲自返乡实地拍摄,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5月28日到31日,我请假由重庆返回了都江堰,看望受灾的父母,看望受灾的父老乡亲。这样非常时期的返乡之旅,心里从未有过的沉重。到了灾区,说实在话,我第一个最深切的感受是:母亲老了许多,憔悴了许多。我父亲是一所医院的院长,地震那天肋骨被撞骨折,但现在依然坚守在一线坐诊看病人!我想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作儿女的感到心痛和难过,特别是在我帮不上任何忙的时候!

 

我目所能及的一切都还算得上井井有条。灾区的人们大都神情平静,他们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我在异乡时的焦躁不安紧张痛苦,反而被他们的平和与乐观所疗救。我忽然想起新闻里报道的那个四川人传遍全国的获救感言:“狗日的地震好凶哦!老子被挖出来,看到外国人,还以为把老子震到国外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诙谐与乐观呢?欧·亨利的黑色幽默里那种“带泪的微笑”,咱们四川人民最懂得起!

 

整个都江堰城里已经几乎是一座空城,下午四五点走在城中心的街道上,感到的却是如在深夜般让人窒息的寂静。所有的商铺都大门紧闭,或是已经被毁坏得无门可关。为了防疫,城内大部分的房屋废墟都已经被运走,残存的废墟处都围上了警戒线并且不断在消毒。昔日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街区,换作了现在这般惨淡萧索,死亡的气息还残留在周围的空气里,让人凄苦无言。城内开过的车辆一般只有这七种:卫生防疫车、运渣车、挖土机、大吊车、军车、救护车、洒水车。灾民点那边还有各式各样挂着标语的救灾车辆。天空中直升机不断地轰鸣着低低掠过。

 

灾民们的生活只能算初步安定,没电,没气,还常常停水。我以为这样的条件难以作长久之计。安置点只有一个“爱心食堂”,每天只做一餐,一个菜,且并不保证每天供应。灾民们虽是凭饭票领取,但去得晚了就没得吃。有些灾民用蜂窝煤自己生火做饭,但买菜要去很远的郊区乡镇上买,如果没有车(汽车、摩托、自行车、三轮车……)那是非常不方便的。父母的单位有时会做一点饭,但更多的时候是吃方便面。我在灾区吃过最好的一顿饭是:炒土豆,烧豆腐,冬瓜汤。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洗澡成了一个非常非常严峻的问题。截止到我离开灾区,那个安置点没有任何洗澡的设施。我母亲的脖子被汗水浸得都快长痱子了,我非常心疼!由于我们没有蜂窝煤炉子,想喝点热水或者洗个脸脚只好向其他灾民要一点开水。帐篷不隔音,不隔热,白天里面闷热得呆不住人,由于没有电,就算有电风扇又能如何?遇到狂风大雨天气,有些帐篷里面的积水可以养鱼了。我回到灾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母亲搬来许多大砖头加固帐篷,结果当晚就风雨大作。每个帐篷里只有12个平方米,一般住三个人,没有多少多余的地方堆放杂物。我家现在所有的东西都还在危房里放着,一片狼藉,也没什么别的地方好放。租房的话,现在连二环路以外没门没窗的清水房都涨到一千多,父母上班也不方便(现在许多单位已恢复生产),所以租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温总理说,要让灾民在三个月内恢复正常生活。说实话就目前情况看来,这应该很难办到。我急切地希望灾区的父老能够早日脱离苦海,我相信有亲朋在灾区的朋友一定也和我一样,当我们在灾区以外吃着可口的饭菜、洗着舒服的热水澡时,我们的内心一定有一块地方仍在隐隐作痛!我只在灾区呆了三四天,短暂的同甘共苦并没有减轻我对他们的担心和牵挂,在外地求学的我可以逃离,可是父母呢,亲朋呢,在那里土生土长的乡亲们呢?

 

大灾之后,还有许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许多细节是灾区以外的人想象不到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毕竟仍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活着已然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可是既然已经活了下来,擦掉眼泪,灾区人民需要的便不仅仅只是维持生命!他们也需要正常舒适的生活,他们也需要快点拥有属于自己的家,他们还需要好多好多的爱和鼓励,而不只是一瓶水一袋饼干!

 

我作为灾区人民的儿女,也借此机会,诚挚感谢所有真心伸出援助之手的可爱可敬的人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于《大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