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是被“逼出来”的吗?
(2025-08-27 10:24:48)
标签:
区块链应用场景 |
分类: 时政评论与杂论 |
区块链技术是被“逼出来”的吗?
区块链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而诞生的一门技术。它不会平白无故而形成的,其在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为什么?
商业的发展催生与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商业活动中的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我们身边的实例很多,比如利用数据造假以取得不正当利益,逃避银行贷款等,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在针对这些行为时,使用道德标准或使用法律来进行调整的同时也需要使用技术工具来规范和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从源头上阻止其发生,区块链技术就是其中一种。
有必要简述下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属于一种分布式的、多节点的电子记账网络,该记账网络把各节点之间的交易,即价值记入标准格式的"账本",而每次交易形成的新账记录则被记入一个区块,该区块被附加在此前最新附加的区块后面。每个区块均是经过加密的,由此形成区块链。因此,区块链其实是一个不断加长的列表记录,但它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在网络的节点上。它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相连并组合成一种链式数据结构,以密码的方式进行保护、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技术就是在技术上实现对区块链的应用。它综合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和智能合约等计算机技术,由此构成一种新型交易,即互联网上点对点价值转移应用模式。这里的共识机制就是指借助计算技术实现多个节点甚至所有节点参与确认交易,即价值转移为证。只有达成共识之后,新的交易才会被写入新的区块。由于所有这些均是基于对技术的信任,而非对人际交往的信任,这一技术规避和超越了过去的交易由于依赖人际信任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比如欺诈、反悔、抢钱、高中介交易成本。因此,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意味着,如果把它运用到具体的经济或者金融场景,它既有利于产权保护,也有利于市场拓展,也就是经济学家哈耶克所强调的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
所以社会信用环境越差,区块链技术的用处就越大,其应用场景就会更广泛。
我们以银行信贷为例说明区块链技术是如何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有一些借款人借了银行的钱,然后想方设法"逃废债"。如果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银行放贷,那么"逃废债"就很难实行。比如,银行通过区块链技术发行与人民币的金额保持1:1比例的代币(如XX Q 币),然后向借款人放贷;借款人把资金花出去,接受资金者随即成为区块链上的一个新的节点,由于银行通过智能合约规定了借款人的借款项目用途,借款人是否遵守贷款协议也容易得到验证。借款人即便心术不正,也无法携带代币"跑路"。
当然,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的极重要“场景”是虚拟货币的交易,比如比特币等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