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经济政策会是“不可能三角”吗?
(2025-03-06 09:44:33)
标签:
特朗普经济政策 |
特朗普经济政策会是“不可能三角”吗?
特朗普当选第47届总统,共和党横扫参众两院,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机构有便于特朗普加强对美国的司法控制。本届美国总统或能较大程度上实现三权统一。回顾特朗普在竞选时所允诺的经济政策和目前所实际的经济政策基本一致,至少目前是这样。
特朗普本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在竞选时提出的多项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等政策之间具有矛盾。从经济理论上来看,存在着明显的“特朗普不可能三角”,所以,其最终政策选项及落地节奏均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总统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能受到干扰,这会加剧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微观经济主体预期的扰动会放大金融市场波动,也影响实体经济增长,因此不排除美国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在特朗普的外力冲击下偏离常态,甚至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
根据特朗普竞选的主张和现在目前所执行的政策,新政府的政策将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即对内减税、对外加征关税,放松监管,驱逐非法移民,鼓励化石能源使用,重视科技和外交孤立主义。现分析特朗普这些政策可以发现其正在呈现点对点特征,缺乏系统性,政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对立。
特朗普政策核心是以美国利益至上,主张美联储降息维持低利率,对内减税,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对外加征关税。通过内外夹击的方式,引导美国制造业回流,增加美国就业,让美国经济回到高增长低利率和低通胀的黄金时代,还有为政府高企的债务化债的意思。但是其政策之间缺乏统一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在目前基本接近均衡状态的美国经济,面对高增长、低利率和低通胀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可能三角。例如,减税政策是正向的需求冲击,可能会刺激投资和消费要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但同时也会使得通胀压力上升,与他追求的低膨胀目标相矛盾。为了压低通胀,必须提高利率,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又例如,它在内部驱赶非法移民、对外加征关税均是负向的供给端冲击,一方面会降低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会提高进口成本,导致某些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或进口成本上升,抑制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通胀,此时需要提高利率才能压低通胀。特朗普政策一方面通过加征关税增加收入,导致输入性通胀,一方面对内实行减税,降低利率,增加需求,会导致新通胀。所以,只可寄希望于增加石油供给,同时解决输入型通胀和需求扩张性通胀,这可以说是缘木求鱼。
由于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特朗普不可能三角”其经济政策会使美国的宏观政策调控陷入两难境地。宏观经济政策两难集中体现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货币政策方面,他一边主张美联储降息削弱美元以促进出口,减少贸易逆差,一面又批评前政府的高通胀。但他推行对内减税、对外加关税、驱逐移民等政策时,美联储又必须面对调控通胀的重任,需要实施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进退维谷。财政政策方面,他一面主张削减财政赤字,一面推行减税政策,希望通过加征关税和削减支出的方式来弥补减税所带来的财政收入的减少。但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显示,美国的财政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占比为58.5%。而关税收入仅占1.8%。尽管加征关税在短期内可能为政府带来一些财政收入,但根据一些机构测算,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和增加关税的最终结果使得美国财政赤字将增加到6万亿美元。由此可见,特朗普通过加征关税来弥补减税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下降的目标可能并不能够实现,最终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持续扩大。
总体来看,特朗普所确定的经济目标之间存在着“特朗普不可能三角”,各项政策会对当前已经基本接近均衡状态的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方向不明确,宏观调控可能陷入两难。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和互斥 就意味着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取舍。最终政策选择和落地政策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变化可能是2025年美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面临的最大“尾部风险”。
以上是个人判断,须关注,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