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人略感不安的问题——货币发行之虑(二)

(2024-12-22 09:47:37)
标签:

2024

经济工作会议


让人略感不安的问题——货币发行之虑(二)


 “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似乎与以往的提法有异,联系到目前货币M2的总量,2025年肯定的是政府还要过多地发债,还要大幅度地降准降息,这变成一种常用工具手段。不由得对此产生某些忧虑。

我在以前的两篇小作文《我国货币发行制度的演变》和《货币发行的法币制度》(有兴趣的可以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顺怡坊”可见)提到了我国及其他国家或者经济体发行货币的状况和发行制度。目前,国家货币发行的制度是“汇兑本位制”,是否在从“汇兑本位制”向“主权信用货币制”过度呢?发行货币的“锚”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吗?必须承认,确实存在这种趋势。当然,主权信用货币制应当是今后发行货币的趋势。今后国家信用可能成为我国货币发行的主要的锚定物。主权信用货币制度是当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这些国家主要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以调控基础货币的发行的,这种主权信用货币制度是政府以主权信用作为担保,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发行基础货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2025年或会加大财政预算的赤字安排,是否会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这的确存在人们担心的方面。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原因并不是主权信用货币制度本身而是与货币发行的锚定物有关。主权信用货币制度的实质在于货币财政化而非财政赤字货币化。另外,主权信用货币必须遵守货币发行的纪律,这种法币制度通常以M3总量,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失业率等作为间接锚定物,并不是完全无锚定物制度。

如何判断一个主权国家(或经济体)在主权信用货币的发行上违反纪律,将财政赤字货币化了?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指发行货币直接为政府运行的赤字融资,通常有几种表现形式或者说主要有四点判断标准,只要抓住这四点,我们就可以清楚的并且非常方便的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它在发行货币的过程中是否将主权信用货币制度变成为一个财政赤字货币化。

通常来说这些要点如下:一是央行发行货币,直接为政府提供开支,成为政府的钱袋子。二是央行在一级证券市场直接购买国债。三是央行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债务减少记载而人为减少财务负担。四是央行将其持有的国债转化为零息永续债务。以上四种判断标准或发生了其中两种以上,对判断(我们这里可以一一对照)任何一个经济体是否将“主权信用货币制”变成为“财政赤字货币化”都是直接有效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