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温水煮青蛙吗?
(2024-02-24 14:58:30)
标签:
货币财政政策 |
分类: 时政评论与杂论 |
是温水煮青蛙吗?
春节前后,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存款利率调整公告,对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存款利率进行下调,下调幅度为10个基点至60个基点不等。贷款利息也在相应下调,尽管人民币与其他世界主要货币的利率水平差距在不断加大,但一点也不在乎。充分体现了央行在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干预的力度之强之烈。
周知,通常货币政策包括以下(并不限于)措施:
1、控制货币的发行量;2、运用宏观调控,对政府的贷款进行调节;3、开拓创新公开市场业务;4、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改变存储款准备金率;5、调整再贴现率;6、有选择地对信用等级进行筛查、管制;7、直接信用管制;8、常备借贷便利。等。
货币政策的实施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市场行为非政府行为,但是我国有特殊性,往往成为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或工具。以上所提到的货币调控工具基本上现在都在用,然而在目前通货紧缩(此处有争议)的情况下,尤其是超发货币以及已经不断地降准同时将利率压到了很低的个位数水平,任然在不断的降低存贷款利息。但目前来看效果似乎非常有限。
在这样一个经济环境下,到这时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没有多大效果的政策工具,就像温水煮青蛙,或者说不断地小股添油。只会给汇率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在给外资外逃助力。
哈耶克在他的<</span>价格与生产>一书中指出:“现代经济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货币体系打破了经济供应与需求间的均衡,因为政府通过人为提高或降低利率对货币供应进行操纵,对利率调整实际是资本的调整,这样会对是资本敏感部门的生产活动就不是取决于了实际的需求和储蓄,而取决于货币要素。到了某个阶段生产结构所反映的不是消费者需求和储蓄供给,而是中央银行行长的决策。最终,经济中的突然与应然之间形成的缺口导致衰退,那些无利可图的投资会被清除。投资在时间上靠前的部门中的过量资本并不会产生更多的最终产品,因为不存在足以完成生产过程的真实储蓄。时间上靠前的资本将被抛弃。”他所描绘的情况是否适应当前呢?
我认为就目前情况而言,就政府的干预经济政策而言,应当发力在货币政策之外,更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应当及时出台,使经济尽快重新进入正常渠道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当雇佣民众参与公共工程,实行转移支付,保持较高开支,还有例如利用对国有企业的控制优势,加大企业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更新速度,用优惠政策加快居民家电的升级换代等,拉动投资和消费。财政政策一定会比货币政策取得更大效果。
当然,这些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只能是短期内的工具手段,从长期来看,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应为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