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戈去世而想到的
(2022-09-01 14:24:45)分类: 时政评论与杂论 |
由戈去世而想到的
最近,戈尔巴乔夫去世引发舆论场一阵小旋风。苏联在他手里解体(这儿有些甩锅于其),进而世界冷战结束,全球性的核威胁得以解除,一张巨大的铁幕被扯掉,等等这一切都是世界历史里程碑似的事件。苏联这一曾经被亿万民众所无限敬仰的庞然大物之所以会轰然倒塌,就其原因来讲原因很多,很复杂,此题目太大。但将其归结为国家在经济和精神两方面的持续衰败可能是其内核所在。而这种衰败与国家肌体的整体腐败密不可分,又以公权力的腐败为标志。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话不知出自何处,但人人都明白。于是千方百计地限制政府的权力。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甚至要把政府行使公权力的人用一些铁栏杆把它拦起来。这都是从规范、限制、预防、监督、打击滥用公权力的行为这一角度来做的,当然有成效。从行使公权力的人本身出发,之所以要规范、限制、预防、打击滥用公权力,其出发点就是假设人性之恶劣为前提的,公权力的任性是由于人的人性使然,抑制限制住人性之恶就可以达到防治腐败的功效。
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一书中提出了限制公权力的新视角。他使我们可以避开很久以来在人性之恶劣,人人为敌的原始状态上的形而上学的主流观点,把限制权力的必要性建立有充分经济基础的知识传播的原则上。站在这个立场上,我们不必要再单纯以人性恶论或权力导致腐败之类的传统判断来解释限制公权力的必要。
他在《致命的自负》一书中指出,我们不妨假设人性本善。由此,使得限制权力的必要性失去根据。但是,用哈耶克的话说:休戚与共和利他主义只能以某种有限的方式在一些小团体中有可能行的通。如果用强制手段把整个团体的行为限制在这种目标上,会使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努力受到破坏。因为,相互合作的团体中成员的大多数生产活动。一旦超过个人知觉的范围,遵守天生的利他主义本能的这种古老的冲动,就会失去阻碍更大范围的秩序的形成。这就是说,即使行使权力的人动机十分高尚。品质十分优越,由于他无法掌握许多个人根据变动不息的信息分别作出的决定,因此他不能为目标重要性的等级制定出一个公认的统一尺度,所以即使是一心为民造福的权力,其范围也要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
以上这段看来有些拗口,其中心意思是否可以理解为即使是权力由“人性善”的好人掌握,也可能会导致腐败,因为,1、即便人性是善良的,但不可避免每个人都具有的人性的缺陷所起着负面作用。2、“由于他无法掌握许多个人根据变动不息的信息分别作出的决定,因此他不能为目标重要性的等级制定出一个公认的统一尺度”,仅仅依靠公权力掌握者那些片面的,有限的知识结构所搭建的权力架构往往所做出的决策是偏颇的错误的,甚至是灾难性的。这也许应上了老百姓的那句话:“善良的好心人,却办了坏事。”所以从此角度来说,即便是“一心为民”的公权力也必须受到监督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