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被炸烂的科隆和炸不烂的科隆大教堂——旅欧之二十八
大教堂远眺
到德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不得不提到著名的科隆大教堂。科隆在公元前由罗马帝国建立的要塞城市,在人口规模上一度超过巴黎、伦敦成为德国最大的城市而显赫一时。科隆标志性的建筑就是科隆大教堂。在我未见其真面目时心里有一些思想准备,但我面临它时还是在我的心中引发震撼。这座德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真像是一座大山似的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再加上通体黑黝黝的,到跟前不得不仰视它,还真有“压抑”之感觉。教堂的双塔塔顶高耸云霄,据说有157米净高,占地十几亩。这座大教堂的修建前后历经近6个世纪,有多少代人为之付出了辛勤和汗水,甚至生命才将此旷世之作留存人世间。啊,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杰作。
二战中,科隆被轰炸的很惨,大教堂也中了盟军十几颗重型炸弹,被严重毁坏。战后很快依原样恢复重建,没有几个人不了解这段历史。我围着大教堂转了一圈,试图找到修复的痕迹,但我未能如愿。二战结束已大半个世纪了,时间真是修复战争创伤最好的工具。不知当年扔炸弹的与修复教堂的人还有几位存世?“巍巍教堂今还在,怎么不见战争狂”。
我努力怀中虔诚之心进入。教堂内面积之大令我惊叹。中厅有8、9层楼高,但光线昏暗,眼睛通过一段时间才适应看清楚。信徒们祈祷落座的长条椅是用厚实木做出,历经上千年使用已被磨的平滑发亮的木纹,坐在上面冰凉。我在心中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即我是第多少位坐在这个位置的人呢?人类生生不息,人类的文明岂能也不生生不息吗?
教堂内的每一件器物均时代久远,充满历史的沧桑。主祭坛后面供奉着三王遗骸的金色神龛。神龛是由12世纪著名金匠用了40年时间精心制做,全金表明镶嵌着宝石无数,堪称是中世纪金饰艺术之顶峰。神龛用玻璃罩保护,许多人在四周观看,被华丽的用料,精美的图案所折服,不经意中发出一声声惊叹。保护神龛的玻璃罩上的文字我一点都看不懂,但上面栩栩如生的人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似乎似懂非懂,也打动了我,激起了我对这方面知识探索的冲动。
科隆大教堂是无法使用相机来记录它的雄伟的(无论你站在什么角度来拍,均不能拍出全貌,除非在空中)。教堂修了600来年,它还会随着基督教的延续而延续着,这是否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延续呢?

大教堂局部

大教堂局部

大教堂局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