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裕基款竹刻人物笔筒

(2011-04-04 10:06: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收藏

http://s7/middle/5923c377t7667dfe224d6&690

徐裕基款竹刻人物笔筒

    这只徐裕基款竹刻人物笔筒是在中都拍卖预展的时候买下的,花了11000元。买回来以后查了一下,在2010年山西晋通的秋季拍卖会上该笔筒的起拍价为8000,但未能成交。这次中都国拍2011年春季拍卖会的起拍价是1800,但在预展的时候我了解了一下该笔筒的保底价是28000元。

    该笔筒的落款是阳刻的“徐裕基刻”。据中国明清竹雕名人录所载,徐裕基字肇周,嘉定人,活跃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工度曲,善行楷,亦善刻竹。所制笔筒、镇纸,书迹类赵孟頫,为人慷慨有奇致,年五十余卒于时疫。

    该笔筒为深浮雕,共刻有13个人物,分为三组。第一组5个人物为两位老者坐在桌旁饮茶,其中一位戴官帽的身后分别伺立着一男一女两位年轻的伺者,一位小童正欲向前跑去,去迎接来客。第二组4个人物为一位会弹古琴的长袖临风的老者,身边追随着三个小童,其中一个小童手捧古琴紧随其后,一个小童在前指路,还有一个小童羞涩地藏于老者身后,他们看上去正走在去那两位品茶老者方向的路上。第三组4位人物为两位老者坐在岩石边的桌子旁对弈,另有一位拄杖老人和一位小童在边上观棋不语。此外,笔筒上雕刻的山石峻峭、楼亭隐逸、松柏挺拔、兰草茂密,整个笔筒布局合理,疏密得当,人物之间互相呼应,人物神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唯一的缺陷是笔筒底部有损,但不影响玩赏。在如此小的一只笔筒上刻有如此多的人物,且把故事情节和人物神态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应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没有深厚的功力恐怕很难做到。

    任何一件好的文玩都主要包括三个核心要素。一是材料,二是工艺,三是时间。对于竹刻笔筒这样的东西,材料是廉价的,所以不能构成影响其价值的主要因素,而时间主要可以反映其所处时代的文化内涵,但最重要的还是工艺,工艺反映了人在创作时所下的功夫和作者的技术水平,没有真功夫永远也无法创造出好的作品,就算时间上不到代,或者是后人仿造的,如果工艺上无可挑剔,应该说也是好的艺术品。所以,对于雕工好的东西一定不要错过。

http://s14/middle/5923c377ta034dab6c8dd&690
第一组人物
http://s3/middle/5923c377ta00ee94895d2&690
第二组人物
http://s10/middle/5923c377ta00ee9925889&690
第三组人物
http://s6/middle/5923c377ta00eea1e5835&690

http://s6/middle/5923c377ta00eea76a4c5&690

http://s16/middle/5923c377ta00eead8472f&690

http://s5/middle/5923c377t7667e44e4c4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