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互联网美国鬼子美国电影协会网络视频马小南it |
早在07年3月就传“美国电影协会(MPA)有计划将起诉中国的网络资源聚合巨头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而美国电影协会在中国挥起版权大棒起诉互联网公司的更早纪录是2006年。目的就是配合美国商务部向中国施加压力,打开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
从全球视频的发展趋势来看,以YOTUBLE和迅雷为代表的新技术,冲击了传统的电影产业。传统电影企业垄断多年的市场面临全面倒塌的危险,必须重新建立市场的游戏规则。而这种重建,是传统电影企业不愿意的。历史的经验证明,面临挑战的一方,“惯常的作法是先往死里剿,实在剿不灭了才放下大棒,举起胡萝卜。”
对于来自互联网的冲击,美国电影产业也有不同的应对方式。2006年2月,美国电影协会在美国、瑞士、比利时等地区起诉了十几家网站,多数是P2P类网站。不过一直没有起诉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同样在2006年,华纳兄弟娱乐集团开始使用BitTorrent的P2P
系统发布电影和电视节目。
近几年来新媒体的发展让娱乐产品有了更多市场输出形式,比如DVD、互联网、手机付费下载电影等,这些领域的利润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也正是这个问题上利益分配不合理促使了好莱坞编剧大罢工。
在美国,网络视频版权这个问题目前也没有解决好。美国传媒业巨头维亚康姆公司就起诉热门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及其母公司谷歌,指控Youtube网站发布的逾16万个视频片段侵犯了维亚康姆公司的版权,索赔10亿美元。
中国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中国每年只引进20部电影。好莱坞的产量大约每年500多部。美国商务多次呼吁中国放开电影发行市场。互联网之前中国影民只好靠盗版碟,现在有了更快更方便的P2P,不止是电影,热播的美剧也都及时登陆中国大陆。这不由得鬼子不着急。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在2007国际版权论坛的演讲中就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包括P2P在内的文件共享技术如何打击了传统的正版发行商,而是在于发行商在新的背景下,如何先于他人进入新的发行产业生态链。中国唱片总公司音乐总监马小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时代发展来看,网络崛起是必然的。从积极的方面看,它也将为传统影视音乐产业提供一个新的消费市场和发展机会。”马小南认为,传统公司应该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运作规律。
迅雷因庞大的影响力率先被告,接下来可能就会是其他的视频网站。互联网成为主要发行渠道是迟早的事情,但发展过程肯定是一波接一波的诉讼,最后达成利益分配的合理。正所谓不打不相识。
能被六大公司当成主要目标,迅雷的影响力可见很大,相信新技术战胜老传统一定在不久的将来,毕竟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不可当。正如孙正义的伟大预言——“下一个伟大的公司必将在视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