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洪波keso
洪波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有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感觉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会让你觉得是可亲近的,但从来没有结党的那种感觉。
有好些个公司的市场人员问我,洪波是不是不好接近,是不是特清高,想让我介绍互相认识。我介绍他们认识了,但我也告诉他们:洪波是一个好老师,只要你有问题,你真心请教,他就会告诉你。但你不要试图收买他。
我见过洪波给编辑记者将最浅显的新闻写作常识,不厌其烦、耐心回答每个人的问题。像一个中小学教师一样。
洪波写的blog中,我最喜欢的有这几篇:
爱
所有的人都愿意相信,亲人的病是可以治愈的,哪怕要承受很多痛苦。我不愿回忆我妈妈在北京治疗的3个月所承受的巨大的痛苦。但我不得不说,我一直都相信,我妈妈的病可以治愈,以至于当我妈妈自己决定放弃治疗的时候,我和爸爸千方百计地欺骗她、央求她。在她已经痛苦得基本无法进食的时候,我跪着求她,直到眼看着她生命已经奄奄一息。
事后我们都会想,如果这三个月不是给她增加痛苦,不是加速她在痛苦中死去的过程,而是让她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享受亲人的爱,甚至,哪怕不试图阻拦她的自杀,我们会不会良心上更好过?
但我知道,这种事后的醒悟,是不可能在事前发生的。所谓病急乱投医,我们总是要把所有的可能全都尝试过,而所有的可能全都照例失败之后,我们才会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这是一种残忍的爱,也是一种无奈的爱。当妈妈拎着两个行李包,矫健地走出北京站,来投奔我的时候,她本人和我都不会想到,仅仅3个月后,没人搀扶她就几乎无法站立。她最后一个月是在青岛肿瘤医院靠注射营养物质度过的,在她已经神志恍惚的时候,还比比划划地要看从北京带回青岛的我的照片。那里的医生告诉我爸爸,他们从没见过像我妈妈一样惨不忍睹的病人。这让我完全无法面对我对妈妈的爱。
我惟一感到安慰的,那3个月,是20年来我跟妈妈呆在一起最长的时光。
有钱或者没钱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
没钱是一种感觉吧?反正我并不认为没钱是一种经济状况,我认为它只是你对支付能力的一种自我感觉。反正我一直都觉得,我的钱永远都是够花,不多也不少。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我基本上每天都是“最没钱”的时候,从参加工作开始,到现在,没有过最没钱的那“一天”。
我从不跟有钱人比有钱,就像我从不跟有学问的人比有学问。我可以跟所有人比的,是快乐。
我历史上有过“最有钱”的一天,就是我离开中网,拿到用股票换回的一张支票,确有片刻暴富的感觉。但随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把它换成一辆车。坐上驾驶座,我立刻又恢复到最没钱的常态。
《穷爸爸,富爸爸》流行那会儿,街上流行“财务自由”这种说法,我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那么多人蝇营狗苟,似乎就是为了追求“财务自由”。但人生无常,谁知道你会不会就死在蝇营狗苟的过程中,压根见不到“财务自由”的曙光。
上 次去土豆网参加party,飞机着陆时出了点状况,重新拉起来绕机场盘旋了20分钟,终于在强风中安全着陆。机上一片掌声,我旁边的那小伙甚至都快要哭 了,他的巴掌拍得最响。我心里说,这些鼓掌的人,大概就是还在蝇营狗苟的过程中,就这么死了,会相当遗憾。但我不遗憾,我的每一天,都可以成为生命的终 点,明天或者明年,没区别。毕竟生命不可能按你理想的计划去演出,你不可能成为生命的导演。所以,有钱或者没钱,都是一样的。李嘉诚也会死去,在他还没打 算死的时候。
人生是一段旅途,把终点设定为快乐的人,将经历不快乐的过程;把过程当作快乐的人,旅程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我没有目标,对我惟一重要的是,我快乐吗?我遗憾吗?
还有他被小偷偷的那篇blog,可以看到IT之外更感性的洪波。洪波说:人生是一段旅途,把终点设定为快乐的人,将经历不快乐的过程;把过程当作快乐的人,旅程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我没有目标,对我惟一重要的是,我快乐吗?我遗憾吗?
从认识洪波就被他追求自由的精神折服,这种追求不是我们这些俗人能做到的。坚持不懈的写blog,半年多每天吃皮萨,在家小憩被小偷光顾,每每有好文飨读,经常为大家出主意想办法……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洪波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有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感觉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会让你觉得是可亲近的,但从来没有结党的那种感觉。
有好些个公司的市场人员问我,洪波是不是不好接近,是不是特清高,想让我介绍互相认识。我介绍他们认识了,但我也告诉他们:洪波是一个好老师,只要你有问题,你真心请教,他就会告诉你。但你不要试图收买他。
我见过洪波给编辑记者将最浅显的新闻写作常识,不厌其烦、耐心回答每个人的问题。像一个中小学教师一样。
洪波写的blog中,我最喜欢的有这几篇:
爱
所有的人都愿意相信,亲人的病是可以治愈的,哪怕要承受很多痛苦。我不愿回忆我妈妈在北京治疗的3个月所承受的巨大的痛苦。但我不得不说,我一直都相信,我妈妈的病可以治愈,以至于当我妈妈自己决定放弃治疗的时候,我和爸爸千方百计地欺骗她、央求她。在她已经痛苦得基本无法进食的时候,我跪着求她,直到眼看着她生命已经奄奄一息。
事后我们都会想,如果这三个月不是给她增加痛苦,不是加速她在痛苦中死去的过程,而是让她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享受亲人的爱,甚至,哪怕不试图阻拦她的自杀,我们会不会良心上更好过?
但我知道,这种事后的醒悟,是不可能在事前发生的。所谓病急乱投医,我们总是要把所有的可能全都尝试过,而所有的可能全都照例失败之后,我们才会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这是一种残忍的爱,也是一种无奈的爱。当妈妈拎着两个行李包,矫健地走出北京站,来投奔我的时候,她本人和我都不会想到,仅仅3个月后,没人搀扶她就几乎无法站立。她最后一个月是在青岛肿瘤医院靠注射营养物质度过的,在她已经神志恍惚的时候,还比比划划地要看从北京带回青岛的我的照片。那里的医生告诉我爸爸,他们从没见过像我妈妈一样惨不忍睹的病人。这让我完全无法面对我对妈妈的爱。
我惟一感到安慰的,那3个月,是20年来我跟妈妈呆在一起最长的时光。
有钱或者没钱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
没钱是一种感觉吧?反正我并不认为没钱是一种经济状况,我认为它只是你对支付能力的一种自我感觉。反正我一直都觉得,我的钱永远都是够花,不多也不少。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我基本上每天都是“最没钱”的时候,从参加工作开始,到现在,没有过最没钱的那“一天”。
我从不跟有钱人比有钱,就像我从不跟有学问的人比有学问。我可以跟所有人比的,是快乐。
我历史上有过“最有钱”的一天,就是我离开中网,拿到用股票换回的一张支票,确有片刻暴富的感觉。但随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把它换成一辆车。坐上驾驶座,我立刻又恢复到最没钱的常态。
《穷爸爸,富爸爸》流行那会儿,街上流行“财务自由”这种说法,我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那么多人蝇营狗苟,似乎就是为了追求“财务自由”。但人生无常,谁知道你会不会就死在蝇营狗苟的过程中,压根见不到“财务自由”的曙光。
上 次去土豆网参加party,飞机着陆时出了点状况,重新拉起来绕机场盘旋了20分钟,终于在强风中安全着陆。机上一片掌声,我旁边的那小伙甚至都快要哭 了,他的巴掌拍得最响。我心里说,这些鼓掌的人,大概就是还在蝇营狗苟的过程中,就这么死了,会相当遗憾。但我不遗憾,我的每一天,都可以成为生命的终 点,明天或者明年,没区别。毕竟生命不可能按你理想的计划去演出,你不可能成为生命的导演。所以,有钱或者没钱,都是一样的。李嘉诚也会死去,在他还没打 算死的时候。
人生是一段旅途,把终点设定为快乐的人,将经历不快乐的过程;把过程当作快乐的人,旅程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我没有目标,对我惟一重要的是,我快乐吗?我遗憾吗?
还有他被小偷偷的那篇blog,可以看到IT之外更感性的洪波。洪波说:人生是一段旅途,把终点设定为快乐的人,将经历不快乐的过程;把过程当作快乐的人,旅程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我没有目标,对我惟一重要的是,我快乐吗?我遗憾吗?
从认识洪波就被他追求自由的精神折服,这种追求不是我们这些俗人能做到的。坚持不懈的写blog,半年多每天吃皮萨,在家小憩被小偷光顾,每每有好文飨读,经常为大家出主意想办法……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前一篇:等待迅驰四代 不为Vista换机
后一篇:07第一丑闻与电视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