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2008年,我市旅游行业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克服冰灾、地震、金融海啸等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为目标,实现了逆势发展的良好格局。2008年,全市接待游客总数为675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3%。其中,过夜游客2659.3万人次,增长3.87%;旅游业总收入517.83亿元,增长1.31%。
2008年,全市旅游业发展基本面保持了良好态势,深圳旅游业产业体系和配套日趋完善。深圳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出境游集散地地位突出,旅游业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过夜入境游客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年度各项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稳中有升但增幅放缓,个别指标有所下降。
统计显示,2008年,全市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收费景区接待游客1997.21万人次,增长1.17%。旅游景区客流量的增量主要得益于我市大型生态旅游景区东部华侨城的开业。
2008年我市旅游业迎难而上,积极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东部华侨城二期工程、深圳15公里海滨风景线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大型综合旅游娱乐社区“欢乐海岸”开工,占地超过100万平方米的蛇口太子港邮轮码头及周边娱乐旅游区改扩建工程规划通过评审。华侨城集团在国际游乐园及景点协会(IAAPA)组织的IAAPA美国年展中荣获4金3银。
2008年,我市推动旅游行业高端化发展。引进了威斯汀、登喜路等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品牌。全市有9家旅行社进入全国国际社百强,1家旅行社进入全国国内社百强。
2009年2月11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就认真贯彻落实2009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大力推进2009年全市旅游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09年,深圳旅游在2008年克服困难确保稳步增长的形势下,继续积极奋进,以高端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全市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实现旅游业新增长。
2009年深圳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已经确定: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7105.5万人次,增长5.18%,其中入境游客2825.5万人次,增长5.15%,国内游客4280万人次,增长5.29%。全市旅游总收入544.69亿元,增长5.1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8.3亿美元,增长4.51%。
1 以高端旅游带动全面发展
2009年深圳旅游行业发展重点之一,是以高端旅游带动深圳旅游业全面发展。
2009年将积极推动大鹏半岛旅游规划和开发,逐步将大鹏半岛建成高品质的国际滨海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2009年进一步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步伐。以重大旅游项目为抓手,推进东部华侨城二期工程、欢乐海岸项目建设、深圳15公里海滨大道改造工程和蛇口太子港国际邮轮码头等大型旅游项目的建设。
2009年有序推进高端酒店业建设。加强酒店业建设的宏观调控,适度控制福田、罗湖、南山新建高星级酒店;积极推动宝安、龙岗和光明新区加快高星级酒店的建设,完善全市酒店业的合理布局;鼓励发展滨海、山地休闲度假型酒店和都市特色主题酒店。
2009年大力扶持旅游新业态发展。促进邮轮游艇、水上运动、高尔夫、登山、滑翔、自驾游、网络旅行社和会展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发展。大力扶持华强集团旅游制造业和文化科技旅游产业的发展。
2009年深入开展绿色旅游企业创建。修订绿色景区标准,评选深圳市第二批绿色景点(区);继续开展绿色酒店创建工作,推动各酒店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标准。开展深圳市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总结深圳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经验,为深圳今后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提供借鉴。
2009年不断提高旅游宣传促销的实效。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拉动内外需为重点,根据重点客源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定向开展旅游市场促销。加强深港澳台旅游合作,打造深港澳旅游圈。逐步开拓台湾市场,吸引更多的台湾游客到深圳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2009年继续办好城市旅游盛事节庆活动。办好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深圳分会场暨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提升各区“一区一节”的活动水平和影响力。通过盛事活动宣传扩大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努力实现举办旅游盛事活动对游客数量和消费量的明显拉升。进一步探索举办中国(深圳)高端旅游博览会的可行性,并开展筹办工作。
2009年尽快启动大运旅游行动计划。借鉴北京、青岛旅游行业为奥运服务的经验做法,全面动员,精心准备,启动大运会旅游服务行动计划,认真做好为大运会服务的各项准备工作。
2 全力构建公众旅游服务体系
2009年深圳旅游工作将积极推进国民休闲旅游计划。着手开展国民休闲旅游计划的专题调研,进行国民休闲旅游计划试点工作,推行出台有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开展带薪休假、奖励旅游、福利旅游,以及将修学旅游列入中小学课程等做法,使旅游成为增进民生福利,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全面打造公众旅游信息网络。以完善的旅游公共资讯系统提升旅游城市服务功能。通过短信、声讯台等多种途径加大游客在深圳获取旅游资讯的便利性和信息量。通过深圳旅游网及时发布旅游新资讯,建立大规模短信群发平台,充分利用电子媒介进行宣传,进一步推进“旅游宣传品进酒店”活动,推动各大景区、景点建立游客服务中心。
进一步办好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进一步拓展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和窗口展示作用,协调大运会执行局在大运场馆设置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
协调推动旅行社及其服务网点进社区。指导全市旅行社建立覆盖全市、层次分明的旅游零售服务网络体系。在商业区、居民社区、游客集散区等处设立旅行社营业部,在宾馆、便利店等处设立协议收客点,进一步方便市民出游。
全力推进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在2009年内完成区内旅游公共标识建设规划,在2011年大运会前基本完成全市的旅游公共标识系统建设。
狠抓旅游市场规范管理和旅游质量监督。坚持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建设旅游行业诚信体系,进一步推进“优质诚信香港游”活动,积极推动开展“优质诚信澳门游”活动。
3 创新优化行业管理机制
2009年深圳旅游工作将推动政策创新,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为契机,争取我市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意见》,推出扶持旅游企业发展和加大旅游市场开放的系列政策措施。
推行旅行社“八统一”管理,全面提升旅行社管理水平。积极推动旅行社创新经营模式,推广和倡导旅行社实行“八统一”管理模式。组织开展旅行社星级评定活动和诚信旅行社创评活动。实施批发商培育计划,扶持有条件的旅行社成为某个细分市场的区域性批发商乃至全国性批发商。
切实规范导游人员的服务行为,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导游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合理的导游服务收费办法和导游劳动报酬制度,规范导游人员收取佣金、小费的方式和标准,切实保障导游人员获取合法劳动收入的权利。与市劳动部门加强协商和调研,争取在全国率先将导游工种纳入统一的劳动管理,解决导游人员在招工入户和劳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性障碍。
加快引进国际品牌步伐,推动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上新台阶。要加大力度,引进世界著名品牌的外资旅行社进入我市,率先试行外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游业务,推动我市旅行社行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管理制度。继续引进世界酒店顶级的管理品牌,研究试行旅游卫星账户统计制度。开展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统计体系和统计方法,正确地反映和评估旅游业在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反映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深圳市旅游局负责人指出,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朝阳产业,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和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深圳旅游业发展也正面临着很好的机遇,深圳旅游行业将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使深圳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步伐迈得更好更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