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令财富效应消失,香港人也不得不节省开支,减少高价消费.面对经济环
境逆转,香港连锁中式快餐店--大快活控股(0052.HK)反而计划藉机加快扩充的步伐,希望透过新的市场推广吸纳中产顾客,并最快于明年大力推进茶餐厅业务。
在1972年开业的大快活以香港为基地,截至9月底止连同在内地的快餐店共设有104家店铺,规模不及同业大家乐(0341.HK)、美心快餐或Yum
Brands(YUM.N)旗下的必胜客和肯德基,但亦同样经历过香港近年的高低起落,包括1997年的金融风暴和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疫情。
大快活执行董事吴志强周二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上述两次的经济逆境,对大快活的生意影响不大,而当前的金融风暴对公司的业务及营运成本有正面影响,其中早市及午市时段自10月起有所上升。在租金下调而市场又有更多理想的店铺选择时,大快活计划于2008/09年度下半年度在香港增加五至六家快餐店。
他坦言,1997年前愿意到快餐店用膳的专业人士不多。不过,随着近年香港快餐店的装修和服务被提升,加上目前的经济压力,光顾快餐店的专业人士也有所增加,“我们会改善产品和服务水准,让转到快餐店(用膳)的客人都感觉良好。”
大快活近年快餐店为业务发展的核心,但公司明年就有意推进以"老友记茶餐厅"为旗舰的茶餐厅业务,希望该业务可成为大快活的新增长点。
截至今年9月底止,大快活在香港设有86家快餐店、两家"老友记茶餐厅"、四家特色餐厅,以及12间在中国的快餐店。吴志强表示,大快活计划至2010年将香港的快餐店数目增至100-110间。
在市场忧虑环球经济衰退的悲观情绪下,大快活股价于过去半年累计下跌39%,胜于同期?生指数46%的跌幅,
但逊于同业大家乐的表现.大家乐股价过去半年下挫20%,分析员指因其受惠于规模较大。
销售额轻微增长
吴志强于1994年加入大快活,是公司2003年重塑品牌形象令业绩重回升轨的功臣之一。他表示,多年前大快活陷于困境是由于业务缺乏焦点及扩展太快,而当时的中国业务是拖累公司业绩的主因之一。吸收教训,吴志强表示,大快活学懂了集中注意力,并专注发展快餐店业务,扩展策略亦较保守。
"我们re-branding(重塑品牌)後第一个三年计划的口号就是"focus,focus,focus(专注)",...现在我们正值第二个三年计划,我们希望成为香港最preferred(首选)的饮食集团。"吴志强说,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大快活计划未来两年新设快餐店至40间,并以广东省为主要的扩充版图。大快活并表示,旗下香港快餐店11月份的同店销售增长较9月份录得轻微上升,主要由于寻求物有所值的顾客增加,令人流上升。
分析员普遍预计,大快活过去两个月的同店销售按年增长4-5%,并可受惠于食物成本下降。此外,租金回落料亦有利于大快活。吴志强表示,每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店铺重新签订租约。
此前,大快活于中期业绩时降低派息比率至约27%,低于过去三年的约60%,当时令市场感到失望,股价于公布业绩当日收挫近9%。
吴志强称,派息比率下调是因应当前的环球金融风暴,以及公司需投资于新的食品生产中心.他说,"相信今年全年的派息应可高于27%,长远希望恢复派息比率至六成。"
大快活将投资1.2亿港元在香港兴建新的食品生产中心,预计可支援高于现有店铺两倍的需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