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货币政策变调 信贷控制有望放松

(2008-10-10 01:53:19)
标签:

画皮

金融危机

股市

房价

万科

保险

风投

投资

美国

财经

分类: 金融投资分析
      尽管自国庆节后一直存在降息预期,但央行的出手速度及力度依然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
      10月8日晚间18点58分,央行发布信息称,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同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财政部宣布,停征利息税。
      多位专家表示,本次的三大新政更多的是为了稳定国内预期、提振信心,并配合各国央行的联手行动,它并不表明我们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但10月9日的市场表现说明,市场的预期要悲观得多,在笼罩全球的经济增长放缓阴影之下,任何利好的措施都会很快被悲观的情绪湮没。
      债市爆发
      尽管近来利好重重,从鼓励上市公司及大型央企回购股票、到9月15日的“双率”下调,到汇金出手增持三大行、到单边征收印花税、到推出融资融券试点、政策出手的力频度空前密集,但是依然难阻股市的“跌跌不休”和债市最近的疯狂。
      本次三大政策的力度尽管出乎预期,但是依然没有走出“续跌”魔咒。
      10月9日,沪深两市均维持下跌态势,至收盘时,沪市综指下跌0.84%,收于2074.58点。
      而国内债市则“牛市当头”,受挥之不去的降息预期影响,9日,收益率均不同幅度下跌。
      其中,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上一交易日的卖盘价3.75%,降为3.53%;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卖盘价从上一天的3.1%下调到2.95%;3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上一天的3.2%下调到2.9%。平均各期限债券均下降了20个BP左右。
      某银行债券交易人员说,由于大家对经济下滑预期一致,普遍认为市场风险较高,不少机构投资者都开始弃股从债,开始增加保守型的债券投资。
      与债市火爆同时,银行间市场也一改十一前后的资金紧张状态,开始转向宽松。
      而受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于10月15日释放出约2200亿元流动性影响,市场资金面在9日明显宽松。当天的7天期正回购收益率,从前一天的约3.7%迅速跌至3.3%。
      而央行9日的货币市场操作,也让债市具有了更多“牛”下去的信心。
      顺延宽松新政,央行在9日的货币政策操作中,继续维持连续三周的净投放态势,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425亿元,如此算来,央行近三周累计净投放已经达到1000多亿元。
      三大新政超预期
      继9月15日宣布“双率”下调,央行本次出手时隔只有短短23天时间。上次出手时,恰逢美国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之后,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那更多是一种“维持稳定和信心”的措施,而央行只对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而不调存款,并保守性地只下调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也被看成是一种“试探之举”,货币政策是否确乎掉头转松,市场尚有狐疑。
      而本次,央行的力度与时间密度,让市场确信,从紧货币政策已经结束,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逐步实施。
      与上次的“局部性、试探性”下调不同,这次央行的力度要大得多,释放的信号也明确得多。
      本次,央行不仅下调了全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而且实现了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步下调。中行全球金融部宏观经济分析师石磊认为,这说明,在央行的决策选择中,已经将“保增长”置于首要位置,而通胀的风险则在逐步降低。
      但这并不代表央行完全放弃了通胀的防范。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指出,在央行出招的同时,财政部宣布利息所得税税率由5%下调至0%,相当于提高1年期存款利率约19个基点,因此,这一轮存款利率下降的净影响只有8个基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这一搭配,不仅为减少通胀负利率预留了空间,而且对银行的存贷利差收益是一种保护。
      而从基本面来分析,不少研究人士认为,本次央行急于出手,除了配合各国央行联动维稳之外,国内经济形势的明显下滑也是央行出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迄今,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而房地产投资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用电量的大幅回落,也表明,工业生产受到收缩。此外,企业利润率、工业增加值也出现大幅回落,而不少分析师预测,3季度的GDP增长将回落到8.9%-9.2%左右。
      尽管GDP、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消费增长等依然处于调控的增长目标之内,但是分析人士指出,担心经济向下超调是本次政策尽快出手的原因。
      信贷可能放松
      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汇金等多数研究机构认为,本次只是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一个开始,未来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成为央行不断动用的手段,而前期的信贷规模控制也有望放松,直至全面取消。
      摩根大通的研究报告认为,未来中国的宏观政策方向预期将与中国总理及其他高级领导人近期的声明一致。由于外部环境已导致中国的出口业雪上加霜,进而对整个经济构成影响,中国将维持灵活的宏观政策以确保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比增长维持在9%以上。事实上,总理近期已承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稳定及维持”相对较快的增长,“支持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及“稳定国内资本市场”。
      其预测,未来的货币政策方面,预期1年期存贷基准利率将于2009年第1及第2季度先后再度下调27个基点,而存款储备金利率将会进一步累计下调250个基点。
      这与高盛和中金的预测大致一样。高盛预计,房产市场状况预示中国央行在2009年年底之前将减息150个至200个基点。中金预测,未来一年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将分别下调81-135个基点和27-81个基点。
      对于本次降息的效果,中金认为,将使得杠杆较高的企业和负债群体成本略有降低,但对整体经济难以产生较大推动效果,因为经济下行之时银行面对风险放贷将更为谨慎,而且贷款需求明显萎缩。但尽管如此,全球7家央行的联合行动,依然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心理提振。
      而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杨青丽则认为,法定利率变动对银行利润的实际影响比简单的静态测算要复杂的多,其给出的静态分析结果是:利率变动对银行的净利润的影响在负1%-负2.5%之间(12个月的口径),而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净利润的影响在千分之一的水平。她认为,本次政策变动对利润的负面影响远小于上次,主要是本次同时下调了存款利率。
 
 
资料来源:互联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