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美国很受关注的一部电影,不是即将上映的《不可能任务之三》(MI:III),而是一部小制作《美联航93号航班》(UNITED 93)。
虽然阿汤哥仍然帅气逼人,但自从在OPRAH的节目中为新女友跳上沙发手舞足蹈之后,总觉得这哥们慢慢有些入了魔道的感觉。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男人对于帅哥总是缺乏必要的宽容,这也是可能的。
相信所有美国人,都会记得93号航班在2001年9月11日清晨发生的故事。
这是被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的四架飞机中的一架,乘客在得悉有两架被劫持的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双子塔之后,决定采取行动,与机上的四名劫机人员拼死一搏。
那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双子塔将彻底消失,也不知道另外一架飞机已经准确地击中五角大楼的西翼,把华盛顿变成了和纽约一样的战场。
最终的结果是,飞机在距离华盛顿200英里的地方,以时速580英里的速度冲向地面。机上所有人遇难,而基地组织后来确认,这架飞机的原始目的地是华盛顿的国会山。
虽然后来有传言说,是美军击落了这架飞机。但实际情况却是,美防空司令部一直到飞机坠毁,都无法确认其具体位置。
与军方的混乱和措手不及相比,这架航班上的普通人,成就了美国精神最后的救赎。
也许正是如此,电影在美国公映之后,几乎赢得所有评论家的一致叫好。
当然,《UNITED 93》巧妙地打了个擦边球,回避了国内对于布什911之后的对外政策等争议性话题的内在关联。
911既非起点,更非终点,它只是人类漫长的血腥之路上的一站而已。
在911事件中,最终统计的死亡者不足3000人,包括四架飞机上的所有人员在内。
若以这一数字来计算的话,这只是一场极低烈度的战争而已。
即使与其它灾难性事件相比,几乎也不算什么。1991年和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两次爆发洪水,死亡人数均不止这个数字。
但美国,却有能力,把911由一起恐怖性事件,演绎成全球性事件,并且成功导演了“帝国反击战”(EMPIRE STRIKES BACK)。
911事件的时候,国内还有不少人,天真地以为,美国人会因此而反思自己的外交政策。
但这显然不是美国人的思维模式。
典型的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我们当然没什么错,当然是恐怖分子的错。我们如果说有错的话,也是介入不足,或者说干预不足的错。
什么时候把民主的旗帜插遍全球,恐怖主义的幽灵自然会消失。
这是一个理论上无比正确的想法,但也很可能,是一个实践上无比危险和荒唐的做法,其荒唐程度,与希特勒可以一比。
美国人一方面既坚持自身的特殊性,觉得自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别的国家死个万儿八千都无所谓。
一方面又坚持民主的普适性,但问题是,边界到底在哪儿?
宗教的宽容和不宽容,始终是不曾分离的两面。不仅伊斯兰教如此,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基督教更如此。当年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也一点都不含糊。
宗教给了我们足够的力量来彼此仇恨,却没有给我们足够的勇气去彼此热爱。即使在美国、欧洲这样强调政教分离的现代国家中,也永远不要低估宗教在个人乃至群体心灵上投射的阴影。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无法分清这条血腥道路上的微光,是否真正意味着曙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