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纳兰家族东岳庙

(2015-07-27 08:55:59)
标签:

明珠

永泰庄

皂甲屯

上庄东岳庙

龙王圣母庙

分类: 京华漫游

纳兰家族东岳庙纳兰家族东岳庙

 

    北京现存比较完整的东岳庙有两座,一座位于朝阳门外,是大家熟悉的皇家东岳庙;另一座位于海淀区上庄镇永泰庄村,属于民间庙宇建筑,清代被改建为纳兰家族的家庙。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上庄东岳庙并非众所周知。京师西北郊的上庄地区,清初称榆河乡,亦称玉河乡,隶属昌平州,今称上庄镇,属海淀区管辖。在镇域内有一座古老的村落皂甲屯,亦称皂荚屯或皂角屯,这里就是清代显赫一时的纳兰家族生活、居住和死后埋葬之地。纳兰家族东岳庙   都城德胜门之北,有曰榆河乡,中有皂荚屯者,或云昔造甲处。其地平原广野,土厚水深,有相国明公与其哲嗣总宪揆文端公墓在焉。”在清代初期,皂甲屯周边地区,就已成为满族皇室贵戚叶赫那拉氏的赐地。康熙朝时明珠在担任宰相前后,对祖上受赐田庄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使之成为他家在京郊的园邸,即当地俗称的明府花园。纳兰家族东岳庙    明珠之子、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撰《郊园即事》诗:“携侣招频懒,寻幽度石梁。地应邻射圃,花不碍球场。解带晴丝弱,披襟纳叶凉。此处萧散绝,随意倒壶觞。”诗中标明纳兰家族在京郊有一处宅园,而且规模宏大,而且花木葱郁,山石叠翠,环境十分优美,是一处友人相聚的好去处,这处郊园当指的就是上庄明府花园。
纳兰家族东岳庙

    明珠的这块封地现在看来似乎偏居一方,而在历史上,它却正处在一条古道之上。一条从德胜门向北,过清河朱房村、唐家岭、玉河、军都故城、龙虎台至南口,再出居庸关的“国道”正贯穿永泰庄南北。康熙十六年,在纳兰性德元配妻子卢氏去世时,结合修建卢氏墓,大修了明珠父母的墓地。而后,纳兰氏5代21人,均埋葬在这里。由于墓地规模宏大,故当地人称“小十三陵”。纳兰家族东岳庙

    康熙四十七年明珠故后,明府总管安尚仁遵明珠嘱托,将原建于唐代的永泰庄东岳庙重修,并将东岳庙第三进大殿西配殿辟为纳兰氏宗祠,内悬影像,树立牌位,设僧主持,立为家庙。而后又重修了真武庙、龙母宫,专祀明珠。重修后的东岳庙、真武庙和龙母宫“涂茨丹臒,美哉轮奂。各延高僧住持在内,朝夕修,粥鱼斋鼓,三地声相接,刹竿云气与旛影飘摇,招纳四众,摩拜顶礼,真郊原巨观也。”

纳兰家族东岳庙    不但纳兰家族将上庄东岳庙作为家庙,这里还曾是海淀、昌平一带村落的重要庙会场所。每年当妙峰山香会,这里亦办庙会,是为妙峰山金顶娘娘庙开台庙会。此时香客、路人如潮,纷至沓来,热闹非常。东岳庙占地约2万平方米,庙分东西二路。一间山门在西路南端,两侧有角门。前额下悬一匾额,上书“□神玉天”。右角门已不存,基石尚存。
纳兰家族东岳庙

    山门四柱为方形石柱,悬山调大脊,前后枋上备有六攒重昂单翅斗拱,两山面各有三攒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搏风板上雕有花纹。悬山形制的山门,在北京的庙宇中也是不多见的。

纳兰家族东岳庙

    西路为主建筑,有三座殿宇;东路由一所三进四合院组成,庙宇建筑格局基本保持完整。但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建筑如钟楼已经不复存在,原址上建了一座水塔。只剩下重檐歇山顶、单翅重昂斗拱的鼓楼,院内还分布着大量临时建筑。

纳兰家族东岳庙

前殿的地面上还散放着一些石构件,一派衰败与凋零之景色。纳兰家族东岳庙前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脊上砖雕花饰,檐檩绘和玺彩画。
纳兰家族东岳庙

明间开石拱券门,上镌精美的“五龙穿云”高浮雕图案。

纳兰家族东岳庙    门上方石匾额书阳刻“瞻岱之门”四个魏碑体大字,十分精美。东岳又称岱宗,杜甫《望岳》第一句便是“岱宗夫如何”,东岳庙供奉东岳大帝,瞻岱之意就容易理解了。巧合的是,纳兰性德的孙子就叫纳兰瞻岱。

纳兰家族东岳庙

 “五龙穿云”石雕细部,果然是宰相家庙,不同凡响。

纳兰家族东岳庙    券门两侧的方窗,出现了大块的“伤口”。2014年1月,原本位于窗子边框下边两侧石雕“麒麟望月”被人撬走,灰砖、白浆彻底暴露出来。文物贩子为了偷盗这四块浮雕,不惜捣毁窗框。窗雕被捣毁后,前殿就像一个人被挖去了双眼,看上去悲惨凄凉。
纳兰家族东岳庙    上庄东岳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1医院家属院,部分殿宇、四合院被改建成病房、宿舍以及仓库使用。自2003年起,261医院住户开始陆续迁出,然而却闲置至今。纳兰家族东岳庙    虽屡传修缮消息,并有在东岳庙内重张纳兰博物馆,展现纳兰家族史迹以及纳兰性德的生平、诗词作品的计划,却一直未见动静。
纳兰家族东岳庙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最高等级的庑殿顶,殿前有花冈石月台,在乡村庙宇中也比较少见。

纳兰家族东岳庙    正殿前原有一螭首龟趺石碑,高5.73米、宽1.36米、厚0.68米,上刻《重修榆河乡东岳行宫碑记》,记载了这一带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信息,有很重要的文物价值,现已移至北京石刻艺术馆陈列东西配殿各五间,内原供奉有十殿闫君塑像。

纳兰家族东岳庙

    正脊和挑檐的比例颇具唐风,尽管没有题记可以表明确切初建年代。据《东岳行宫碑记》记载:“梵宫琳宇与丙舍(思源庄)邻而鼎峙于二三里内者,曰东岳庙,曰真武庙,曰龙母宫,皆古名刹而颓圯,渐沦没于荒烟蔓草中”。又记“榆河乡之东岳庙,故碑载记亦相传为唐时古刹,在榆河西道旁,旧通白羊口往宣大通衢,今为入居庸路也。”

纳兰家族东岳庙

    正殿大门紧锁,大殿的窗户没有了木棱,被砖头和木板堵死。由窗缝望进去,殿内现由信徒摆设了“东岳大帝之位”。

纳兰家族东岳庙

    唐代短脊庑殿建筑形式有如下特点:殿宇脊短、吻鱼尾长、脊下坡度大且上挑、柱上两斗两升形式。尽管眼下这殿堂十分破旧,但其高大巍峨的气势依然动人。

纳兰家族东岳庙

斗拱和檐下梁上的旋子彩绘依稀可辨,原本的画工十分精细。

纳兰家族东岳庙

庑殿顶单檐灰筒瓦,四角立四个挑檐柱。

纳兰家族东岳庙

东岳庙中路建筑、材料、用工考究,整个建筑营造法式正宗严整。

纳兰家族东岳庙    木制斗拱、枋、椽,一丝不苟,工艺、彩绘都很到位。木柱以短接长者也严丝合缝,非巧匠而难为。

纳兰家族东岳庙

石雕花纹精美凸出,砖石构件均磨砖对缝。

纳兰家族东岳庙    后殿面阔五间,硬山灰瓦调大脊,旋子彩绘,建在高近两米的花岗石台阶上,三出踏脚。两边各有转角配殿五间,据说解放前,西转角殿内还供奉着明珠的影像,木制牌位书:“太子太博、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之灵位”。
纳兰家族东岳庙

    后殿原供奉有碧霞元君等七位娘娘塑像,由此可见上庄东岳庙在清代历史研究、文学研究、北京地方文史研究方面,都是很珍贵的文物。

纳兰家族东岳庙    东岳庙东路为三进四合院,层层相套,布局严谨,由当时的神职人员使用,有居住和接待功能,再东是什物、车马大院。这两路现为大杂院,隔墙拆除,形制已比较混乱,从东路四合院部分还能看出原貌。纳兰家族东岳庙    戏台在庙门前约百米处,坐南朝北,形体硕大,台基以五层花岗岩石条砌筑,高于地面2米。前部为歇山式敞轩,后部为硬山式瓦顶山墙开什锦窗。纳兰家族东岳庙    戏台东西宽7.8米,南北长14.7米,其中台面进深6.9米。戏楼虽然已残,但额枋上面彩画云头、牙脚、包袱等纹样仍清晰可辨。每年农历3月28日,为东岳大帝诞辰,自农历3月25日至3月28日,在此要唱大戏4天,届时四乡村民来赶庙会,故又称其为“三月庙”。

纳兰家族东岳庙

    清代两大显学,一曰红学,一曰兰学。红学即红楼梦研究,兰学即纳兰性德词学。红学研究者众,妇孺皆知;而兰学在早年间则鲜为人知,近年来有所升温。明珠长子纳兰性德为清代词坛杰出词人,被国学大师梁启超誉为“清初学人第一”、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被后人尊为一代词宗,足见其影响之大以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光辉地位。

纳兰家族东岳庙

    来回问询了几位村民,才弄清纳兰纪念馆由村委会的五间西屋改造而成,展示内容包括与纳兰性德相关的图片、实物、资料等,以介绍纳兰性德为主线,讲述“一段纳兰事、半部大清史”。

纳兰家族东岳庙

    纳兰纪念馆展示内容包括纳兰性德生平、文采、史评及纳兰世家、纳兰遗迹与上庄、纳兰文化等,以介绍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为主线,展示上庄地区叶赫纳兰史迹。

纳兰家族东岳庙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后为避太子讳始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虽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但在交友上最突出特点是所交“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悦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纳兰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品格和才华,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
纳兰家族东岳庙    纳兰性德在北京的活动十分广泛,除了紫禁城、国子监、明珠府等几个地方,从纳兰词中还可以知道,黄花城、古北口、宝珠洞、戒台寺、居庸关等等,也都有过其足迹。到了现在,许多地方基本很难找到有关纳兰的史迹了,但有一个地方是例外,那就是上庄。《海淀地名志》263页记载:“这里(上庄村)曾是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的花园。园荒废后,许多看坟人与住户迁入,时称新立庄(新庄),后与村西尚庄相连,故名上庄”。
纳兰家族东岳庙    从纳兰性德手迹中,可以一览他对朋友的坦诚之心,以及对官场黑暗的感悟和厌弃、对鞍马扈从侍卫生活的厌倦。看着那一通通笔墨秀丽凝敛的书简,好似这位才华横溢,品格高尚的年轻公子,就站在我们面前。
纳兰家族东岳庙

在纪念馆内还可以看到上庄地区出土的一些文物,以及纳兰文化爱好者收藏的一些作品。

纳兰家族东岳庙

 与群友“蓝精灵巧遇纳兰纪念馆的张馆长,受邀至“纳兰书屋”内畅聊,相谈甚欢。

纳兰家族东岳庙

    出东岳庙往北前往龙母宫,位于现中国人民解放军261医院内。远远望去,大坡度的殿脊在一群建筑之中十分显赫。

纳兰家族东岳庙    龙母宫在皂甲屯东北隅,全称“龙王圣母庙”,始建年代不详。因长期被261部队医院占用,院落规模保存完整。庙宇坐北朝南,共分两路,以西路为主,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山门起,有前殿、正殿和后殿,两侧均有对称配殿。
纳兰家族东岳庙    山门为青石拱门镶边,云子图案,其上石匾额书“龙王圣母庙”楷书,款记:“康熙丙申年仲秋月吉日重修”。
纳兰家族东岳庙

山门外左右雕花夹杆石,为原立旗杆处,山门内东西建有钟鼓楼。

纳兰家族东岳庙    看过北京古迹群朋友以前拍摄的照片,可知前殿左侧有一座螭首龟趺石碑,为康熙五十五年龙母宫重修碑。可惜此处目前由部队管理,加装了电子门禁系统,无缘入内一探究竟,为此次上庄访古留下一点小小遗憾。
纳兰家族东岳庙    自康熙五十九年东岳庙、龙母宫、真武庙三古刹重修后,由道观改为佛寺,且由高僧住持,香火极盛,为京郊名刹。三百年来,古刹颓废,断壁残垣,失去了往日容貌。万幸能残存至今,供兰学研究之士凭吊。仅此一点比之红学遗物,可谓得天独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