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立中流喧日夜

(2015-06-16 17:08:45)
标签:

焦山

焦山炮台

三诏洞

吸江楼

焦山摩崖

分类: 鸿影旅痕

独立中流喧日夜

独立中流喧日夜

 

    晚清诗人狄楚青曾有一句诗:“独立中流喧日夜,万山无语看焦山”,读来令人惊诧。只有71米高的焦山是怎样一座山,居然如此威武,能让万山无语?如前所述,焦山是座“文山”,邃古的碑林里从六朝至明清的碑刻,兼收并蓄,集纳百家,题跋赞咏着民族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立中流喧日夜    与此同时,焦山又是座“武山”,由八座炮堡连接成扇的不朽古炮台,孔武有力,威严不屈,那炮口、营墙在激愤地诉说着那数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搏斗。百多年前,英军逆流而上,意欲金陵,清将海山曾在这里组织过一次气壮山河的阻击战,毙伤英军无算,后全军覆没,英军报复对镇江屠城。此仗之惨烈,在中国近代史也属少有,甚至使远在欧洲的恩格斯惊叹。由此可见,焦山是一条文武双全的好汉,既有绵绵文采,更有铮铮铁骨,屹立在大江中流。
独立中流喧日夜    焦山东麓,树林茂密,怪石嶙峋,八座炮堡呈马蹄形排列,炮口面对大江,这就是著名的焦山炮台。焦山扼守着长江的咽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爱国名将韩世忠曾率领将士数千驻扎,堵击金兵。德柘元年,宋、元大军在焦山一带的江面上激战,出现过“焦圃险要屯包港,元宋兴亡战夹滩”的惊心动魄战斗场面。
独立中流喧日夜    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下游的防务,决定修建焦山炮台,与圃山、象山、江都天庙三处炮台略成犄角之势,以守卫焦山及长江航道。据镇江史料记载:焦山炮台为椭圆形暗堡式,每座最长处为77米,最宽处为55米,以优质条石为基,以黄土、石灰、细沙配糯米汁捣拌成三合土,分层夯实浇灌而成,表面涂有黑色保护剂。独立中流喧日夜    内部分设6000—8000斤重的大炮,每个都附有一座小弹药库,另一座大弹药库在炮垒南端门外偏西处。整体都用三合土分层浇灌形成,异常坚固。抗日战争时,炮台为日军摧毁。现存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惜乎陈列大炮皆为泡沫材料仿制,展示效果大打折扣。

独立中流喧日夜    吸江楼耸立在焦山东峰,取郑板桥联文“吸取江水煮新茗,买尽青山作画屏”语意。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所以又叫四面佛亭,同治十年苏松太兵备道沈秉成改建成二层八角形。有楼梯盘旋而上,楼上四面开窗,回廊四通,八面有景。临窗远眺,长江浩瀚,尽入眼底。上层横额题有“吸江楼”三字,底层横额写有“江山胜概”四个大字,系沈秉成嫡孙、当代著名书法家沈迈士于90高龄时所书。

独立中流喧日夜

    吸江楼旁的焦山顶快炮台,结构为水泥砂石筑成的圆形明台式,正面向东,外有护墙高约1米,内径6米,前半圆厚0.8米,内壁辟有12个直立存炮弹的小龛。炮台后面为基阶,下有巷道与地营式弹药房相通。光绪二十五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奏准添设四十五磅子阿姆斯脱郎快炮两尊,作为防御洋人内侵的江防设施,现为镇江市保单位。

独立中流喧日夜

    焦山绝顶新建混凝土砖木楼阁式万佛塔,亦由茗山法师发愿重建,七级八面通高42米,带有典型的南方造塔特点。塔身砖混构筑,外挑木结构挑檐围廊,檐口木雕斗拱、檐椽,上置琉璃瓦当,檐角飞挑,挂铁质风铃。

独立中流喧日夜

    一层设木制柱廊,四面设龛门,可进入塔内,其余各层不同方向设龛门,以供登塔迂回之用。顶部八脊封檐,上置由覆钵刹座、刹杆、相轮、宝盖、宝瓶、宝珠组成的塔刹,宝盖有铁索与顶层檐角相连。

独立中流喧日夜

    万佛塔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万佛之塔,塔内一至七层分别供奉地藏、观音、普贤、文殊、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佛与菩萨像万尊有余,供信众膜拜,成就了佛塔的无上庄严。

独立中流喧日夜

塔心中空,设塔梯两组供多人登塔之用,可登高望远,尽揽江天美景。

独立中流喧日夜    登塔而望,远景毕收,象山隔江左峙,北固山、金山右拱,大江古拙,如练天际,远岸瓜洲,万里平原,如烟似幻。难怪历朝骚人墨客,多有徘徊不舍。独立中流喧日夜    据说元朝时,此处江面宽达四十里,至明朝亦有十五里,汪洋如海,江宽浪急,焦山砥柱中流,确有万钧之势。当年老照片上,大江宽广,焦山于天际,近则一帆孤影,日斜江上,壮丽非凡。而今江水骤减,仍有如此气势,想百年前当为何等气概!
独立中流喧日夜    俯首下瞰,定慧寺中线对称,肃穆庄严。水陆的变迁使得焦山已然失去了当年那份险峻,今人到此,不大容易焕发出壮志豪情了,更多的或是在这太平盛世、香烟禅音里的一份恬静和淡然。独立中流喧日夜    环顾四望,大江南北旖旎风光,佳处妙景尽收眼底。江北碧野辽阔,纤陌纵横,一望无际,江南苍翠青山,连丘叠嶂。此处视野广阔,气象万千,令人精神顿爽。独立中流喧日夜    明代文人王思任品评:“然砥柱中流,锁钥长江,东望海门,西顾夔峡,南绝吴越,北襟淮杨,以形势而论,则焦山又为京口三山之最胜者矣”,至此观之,深以为然。
独立中流喧日夜    万佛塔外设双门塔院,院门前各设石狮一对,前后塔门两侧分别嵌有“海不扬波”、“中流砥柱”四个大字,彰显气势。塔院外又设石雕围栏,塔院内两厢设东西门厅,南北碑廊。 

独立中流喧日夜    三诏洞位于焦山西山崖中部,洞前有歇山式四架梁屋,光绪二十四年重修。汉献帝曾三诏隐居在此的名士焦光,推辞不就,世称“三诏不起”,故称隐居处为“三诏洞”。焦山之名,也因其而来。内设焦光塑像一座,身作隐士服,脚穿草鞋,右手执书卷,仪表大方,正襟端坐,形象生动。门额上刻“三诏洞”,边款刻“光绪戊申秋八月谷旦”、“裔孙焦尔昌重修”。
独立中流喧日夜

    自三诏洞向东南走几十米,位于焦山西南半山腰上的那座六角亭,就是始建于明天顺八年,乾隆年间重建的“壮观亭”,又名“坚柏亭”。亭名取自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的诗意,可远眺长江。赵朴初曾登亭观景,写下了“壮观二字应无负,第一江山第一楼”的诗句。独立中流喧日夜    亭为等边六角形,下有石座,边长2米,攒尖顶,通高5米,有六根花岗岩石方柱,上镌刻对联三副:“江天共一览,心迹喜双清”、“砥柱镇中流,此处好穷千里目;海门吞夜月,何人领取大江秋”、“金山共此一江水,王母来寻五色龙”。
独立中流喧日夜    亭旁有千年六朝古柏,挺拔潇洒,似矫龙昂首,顶天立地,至今还枝叶茂盛,苍翠葱郁,自成一景。
独立中流喧日夜

路经一座塔院,并无任何介绍,并且铁门紧锁,不得进入。

独立中流喧日夜    只得用长焦拉近拍摄了五座经幢,粗辨大多应是旧物,无奈难以近前证实,如有方家知其详情,还望转告。
独立中流喧日夜    乾隆御制诗《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一首:“三度驻金未驻焦,隐虞顿置笑松寥。回銮得趁一时兴,策骑偷暇十里遥。信是无双栖净域,还因有暇涉崇椒。水天俯仰惟空阔,小矣奚称隐士招。”此诗载于清高宗御制诗文集三集,卷四十六,古今体一百二十四首,乙酉七。乙酉年为乾隆三十年,为其第四次南巡期间所做。

独立中流喧日夜

    碑阴是御制诗《清寄堂》一首:“别馆精蓝侧,径幽花木芬。栖迟虽觉适,供奉略嫌勤。古柏虬蟠影,高峯螺皱纹。偶然寄清兴,流水与行云。”

独立中流喧日夜    在焦山西麓沿江一带,全为陡岩峭壁,有浮玉、栈道、观音、瘗鹤铭等岩,其间有千百年来历代名人的诗词题刻。摩崖石刻环集,气势磅礴。独立中流喧日夜    朝代上有六朝、唐、宋、元、明、清,字体上有正、楷、草、隶、篆,内容丰富,犹如古代书法天然展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独立中流喧日夜    一到浮玉岩,便看到南宋书法家赵孟奎所写的“浮玉”两个楷书大字。字大如斗,字径达60厘米,结构稳健,布局匀称,丰腴圆润,宽博雄放。赵孟奎,字文耀,号春谷,宋宗室,南宋宝佑年间进士,官至秘阁修撰。他精于书法,此石刻是其难得的传世之作,也是焦山摩崖石刻中为数不多的大字作品之一。
独立中流喧日夜    西北临江有块近代石刻,镌刻五言诗一首:“为废不平约,呼号遍神州。来此暂偃息,行作世界游。”落款为:“民国十九年,全国律师协会执委兼宣传主任江西馀江良翰吴迈书。”这是民国著名律师,外号“吴大炮”和“火镖律师”的吴迈,在1920年为废除帝国主义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到处奔走时,路过焦山留下的。
独立中流喧日夜    岩壁上小佛龛左下方,是道光八年戊子十一月,江苏巡抚陶澍与苏松粮道陈銮、镇江守赵光禄、丹徒令吴海等四公同登焦山的一方题刻。
独立中流喧日夜    清末名臣赵舒翘在焦山遇到同岁的走尘和尚,两人相谈甚欢,赵舒翘对和尚法号颇有感慨,临别写了一首诗送给走尘:“我与名山有旧盟高僧相遇恰同庚。逃禅便觉风尘远,住世须将宇宙擎。江寺懒寻铭瘗鹤,海隅愤指浪翻鲸。彼苍未许林泉福,解缆匆匆负此行。乙未季夏,游焦山赠山僧走尘,赵舒翘
独立中流喧日夜    更有吴大澂、王凤生、张士珩、黄文涵、彭玉麟等等名臣的题刻,鳞次栉比,密布山岩。可惜本公子对书法一道不甚了了,加之数块石刻字迹漫漶,辨识不易,遂成走马观花。
独立中流喧日夜

观过摩崖,已至江边,轻涛拍岸,芦苇依依,直有江山胜迹,百年兴废之叹。

独立中流喧日夜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南宋词人吴潜的这首《水调歌头》,用来给焦山之游收尾,甚是妥当。独立中流喧日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