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闹市寻幽“吕祖阁”

(2014-03-28 12:31:09)
标签:

吕祖阁

新壁街

水利部

翠花湾

金中都

分类: 京华漫游

闹市寻幽“吕祖阁”闹市寻幽“吕祖阁”

 

新壁街是从绒线胡同往南的一条东西向胡同,明代称“厂墙街”,街北是细瓦厂和石厂的围墙,只在街南才有民居院落,到了清代改称“半壁街”。1965年后将半壁街的东段并入了西交民巷,而其西段,因北京同名的胡同不止一处,所以被改称为“壁街”街中部路北41号,是在北京颇有名气的吕祖阁。建于清初,确切的年代不可考,是供奉以吕岩为主的道教宫观。

闹市寻幽“吕祖阁”

说起吕岩,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但提起“八仙过海”中的吕洞宾,却是家喻户晓了。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是唐末五代时的道士,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永济县)人。出身儒门,曾游历长安,师从汉钟离修道,主张儒、释、道思想兼备,以慈悲度世为成道路径。宋以后,与他相关的神仙故事相继出现,被传为“八仙”之一,名气越来越大。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封其为“妙通真人”,元代道教的主要教派全真道奉其为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

闹市寻幽“吕祖阁”

吕祖阁是北京供奉“吕祖”的最大道观,颇具规模。在南北轴线上主体建筑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前殿三间、中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后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五间。现在除山门不存在外,其他都保存较为完整。在各殿的脊部都有精美的砖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闹市寻幽“吕祖阁”中轴线上首为山门,已拆除建住宅楼,可见与古建距离甚近,正是这幢楼将吕祖阁严严实实地藏在了身后,从街上根本找不到影踪,唯一的好处是可以爬到顶层上拍张全景俯瞰照。

闹市寻幽“吕祖阁”

 现存钟鼓楼各一间,歇山重檐,筒瓦顶,调大脊,砖吻垂兽。看资料说上有障日板,每面5.20米见方,但现场没有发现。

闹市寻幽“吕祖阁”

前殿三间,硬山调大脊,通面阔11.80米,通进深9.30米。

闹市寻幽“吕祖阁”

筒瓦顶,正吻垂兽,五小兽,排山滴水。

闹市寻幽“吕祖阁”由这条狭窄的过道,经过前殿旁的侧门,可以进入到中殿所在的院落中。

闹市寻幽“吕祖阁”

中殿三间,硬山调大脊,削割瓦绿剪边。砖吻垂兽,五小兽,排山滴水从绿色向蓝色渐变。通面阔12.85米,通进深9.30米

闹市寻幽“吕祖阁”

东西各带三开间配房,硬山箍头脊,屋顶全部是青瓦,等级较低

闹市寻幽“吕祖阁”

但屋脊上砖雕保存完好,当中为一回首展翅的鸟禽。

闹市寻幽“吕祖阁”

 如今住在中殿里的程阿姨是原水利部的退休职工,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小坐,还滔滔不绝地讲起刚搬来时的情景,谈到院中一个石香炉被盗以及殿上黄瓦险些被揭的往事,仍然怒不可遏,痛斥“有关部门”的不作为,真乃爱惜文物之性情中人。

闹市寻幽“吕祖阁”

 由程阿姨的房间穿过,向北便可进入主殿所在的最后一进院落。但如果她出门在外,就只得原路退回,到外面绕一大圈走后院的西侧门。

闹市寻幽“吕祖阁”

后殿保存较好,前有月台,主殿硬山调大脊。

闹市寻幽“吕祖阁”

黑琉璃瓦黄剪边,正吻垂兽,排山滴水。小兽残缺,但从前殿和中殿来推断,肯定不少于五个,很有可能是七只。

闹市寻幽“吕祖阁”

前带廊,旋子彩画,通面阔20.55米,通进深9.75米。

闹市寻幽“吕祖阁”

旋子彩画色彩尚新,据住户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重绘的。

闹市寻幽“吕祖阁”

耳房各三间,黄琉璃瓦卷棚顶。

闹市寻幽“吕祖阁”

配殿同样是五开间硬山,通面阔18.3米,通进深6.25米,但是没有出檐和彩画,屋面的琉璃瓦也只有侧面的排山勾滴还是黄色,正面则用绿色,比正殿等级要低。

闹市寻幽“吕祖阁”

正殿屋顶正脊上有非常精致的砖雕,当中似乎是龙纹图案。

闹市寻幽“吕祖阁”

有些纳闷的是,旁边的两块砖雕却似乎是“佛家八宝”中法轮和法螺的图案,不知是后来修缮的结果,还是原本如此。

闹市寻幽“吕祖阁”

正面的琉璃瓦勾滴和侧面排山勾滴上,均有龙纹图案,可见级别之高。

闹市寻幽“吕祖阁”

殿中神像均已不存,殿前座碑碣1966年后被推倒埋于正殿后的锅炉房地下现仅存碑座及雕龙碑身各一。

闹市寻幽“吕祖阁”

正殿前有大月台,由于被杂物堆积,也难显宽阔。 闹市寻幽“吕祖阁”

有若干块破损的砖雕残件被随意丢弃在杂物之间,看来是年久失修,从屋脊上掉落的。

闹市寻幽“吕祖阁”

月台西侧台阶南侧有块倒卧的石碑,覆盖其上的残雪尚未融尽。

闹市寻幽“吕祖阁”

 拂去积尘,可见碑额镌刻“万古流芳”,碑文为“大清道光八年四月十四日立此碑铭以为后之观者……”,其下已不可见,立碑人姓名也被挖去。

闹市寻幽“吕祖阁”

石碑的碑座被砌在旁边的围墙里,虽然只能看到一面的图案,但也能辨认出为“暗八仙”之团扇与横笛。

闹市寻幽“吕祖阁”

还有两个雕花圆石墩,被砌在配殿的台阶旁,形单影只。

闹市寻幽“吕祖阁”

蹲下细看,雕刻的好像是昂首长鼻的摩羯鱼。

闹市寻幽“吕祖阁”

    作为北京城内现存主祀吕洞宾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宫观,早时香火极盛,每月初一、十五开观两天;每年四月十四日为吕祖诞辰,亦开放一天。观内设“孚佑帝君灵签”,可供求财问喜,香客争献香资,一卜吉凶。

闹市寻幽“吕祖阁”

    1941年,吕祖阁成为华北道教总会会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祖阁归水利部所有。据这位老人家叙述,她现在所住的正殿房间,曾经作为首任水利部长傅作义的办公室。1984年,吕祖阁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闹市寻幽“吕祖阁”

所庆幸的是吕祖阁没有被拆,还较完整地保存着,只是孤立在楼群之中,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

闹市寻幽“吕祖阁”

吕祖阁附近,还有几处文物可看。在新壁街楼群中,有两处很大的四合院,一新一旧,前后毗邻。

闹市寻幽“吕祖阁”

据知情人透露,保留的旧四合院乃国朝虎将“新疆王”的旧居,新院子目前由其子居住。

闹市寻幽“吕祖阁”

西绒线胡同南边,包括旧、新西帘子胡同、西中胡同等已全部拆除,建成了许多六层居民楼。但这些楼房不像一般新社区成排而建,而是围合成组团式院落,依稀还有一些老北京四合院的影子。设置健身运动器械的高台上,有一块“翠花湾金中都东北城墙拐角旧址”标记牌,是西城区文物保护协会所立。闹市寻幽“吕祖阁”

上部是一块铜牌,刻着附近的地图,标出了翠花湾的位置,下面是在石牌上刻的金中都东北角介绍:“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诏令迁都。将辽南京东、西、南三面城墙外扩三里,兴建都城,号为中都。元至元四年(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刘秉忠于金中都东北角新建元大都,金中都旧城废。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在金中都东北城墙拐角的遗址上,形成了一个随形就势的直角弯状胡同,取名翠花湾。今翠花湾一带,即为金中都的东北城墙拐角。”

闹市寻幽“吕祖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