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城寻幽庆成宫

(2013-05-21 00:01:50)
标签:

庆成宫

东掖门

拱券门

时辰牌亭

小川一真

分类: 京华漫游

南城寻幽庆成宫
南城寻幽庆成宫

 

南城寻幽庆成宫

    如果能够腾云俯瞰的话,就会看到距神仓院不远的东南方还有一组建筑,那就是庆成宫。庆成宫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与内坛的几组建筑基本处于东西同一方位上。明代及清初为斋宫,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后皇帝不再斋宿,只在行耕耤礼后于此处休息和犒劳随从百官,改称庆成宫。

南城寻幽庆成宫

    尽管从俯瞰图上来看,神仓院和庆成宫相距甚近,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庆成宫被育才学校和居民区隔离于先农坛建筑群之外,因此必须绕道前往。如果无人引路,肯定颇费周章。途中还见到了残存的先农坛墙,不是特别留意的话,也很容易错过。外皮用城砖淌白糙砌,基本为乾隆期原制,内层有明代夯土墙体。墙宽2.2米,高4.1米,墙顶置木椽望板,上盖筒板瓦。

南城寻幽庆成宫

    在居民区内七拐八绕后首先看到的是东掖门,额枋以下为砖仿木结构无梁建筑,檐头从平板枋以上为木结构。建筑面积为64.7平方米。面阔8.9米,进深7.27米,绿琉璃歇山屋面。中部设拱券门,板门装九路门钉。平板枋上周圈置三踩单昂平身科斗硕28攒,转角4攒。

南城寻幽庆成宫

庆成宫也属于未开放区域,谢绝参观。内部人员通道,就是这个位于东掖门北侧的小铁门。

南城寻幽庆成宫

 进入院子后,第一感觉就是空旷而寂静,好一处闹市中的幽僻之所。

南城寻幽庆成宫

 还有部分住户尚未迁走,依然占据着院中的各个角落。

南城寻幽庆成宫

 西掖门与东掖门遥遥相对,原先是通往先农坛的捷径。

南城寻幽庆成宫
    南观内宫门北立面,为砖仿木拱券无梁形制。台明置汉白玉石栏杆,中部铺设雕龙石板,两侧为垂带踏步。

南城寻幽庆成宫

由门缝中可以窥见外宫门,准备参观完内部后再绕过去。

南城寻幽庆成宫

回首沿御路北望,大殿巍峨矗立,建筑面积约414.53平方米。

南城寻幽庆成宫
前置246.93平方米的月台,周圈安装有汉白玉石栏板。

南城寻幽庆成宫

正面置九阶台阶一个,台阶中部有雕龙石板。

南城寻幽庆成宫

    两侧置七阶台阶各一个。月台四周有一排突出的石雕龙头,和故宫太和殿一样,起着排水口的作用。但新旧混杂,一目了然。

南城寻幽庆成宫

正面台阶西侧的窄高石座上摆放着时辰牌亭,东侧石座上的物件已失。

南城寻幽庆成宫

    从日人小川一真1901年拍摄的《清代北京皇城写真帖》老照片中,可以看出东侧原有日晷一个,正殿的门窗已经被美军加以改造。

南城寻幽庆成宫

第二张拍摄于1905年,门窗得以恢复,上方悬有“庆成宫”字样的匾额。

南城寻幽庆成宫

    仅存的时辰牌亭是一小型殿宇式石龛,雕刻精细。祭祀典礼开始前,皇帝按时辰牌从容起驾出宫,临坛行礼。

南城寻幽庆成宫

    大殿通面阔五间27.2米,进深三间(9椽7檩)15.24米。屋面单檐庑殿式,有推山,绿琉璃瓦。檐柱头有砍杀。殿宇前檐五间通开格扇门。已无匾额。

南城寻幽庆成宫    屋面修复时特别将旧琉璃瓦集中起来,统一铺在前方,足见其用心缜密。瓦斗硕为五踩单翘单昂鎏金斗硕,明间补间斗硕六攒,次间稍间为四攒。四周共用柱头斗硕12攒、转角斗硕4攒、补间斗硕64攒。

南城寻幽庆成宫

    斗硕为真下昂,挑金做法。昂后尾挑于正心檩与下金檩之间的枋下,枋上挑檐椽,枋两端通过驼峰,搁置于抱头梁或六架梁上。内檐下金垫板与下金枋之间,置一斗三升隔架科斗硕。

南城寻幽庆成宫

大殿后檐明间设门,通往妃宫殿。

南城寻幽庆成宫
    妃宫殿建筑面积约288.6平方米。通面阔五间26.14米,进深三间(六椽七檩)11.04米。屋面单檐庑殿式,铺绿琉璃瓦。

南城寻幽庆成宫

    柱础石为素面覆盆式,柱头有砍杀,五踩单昂斗硕,明间补间斗硕六攒,次间及稍间为四攒。四周共用柱头斗硕12攒、转角斗硕4攒、补间斗硕56攒。

南城寻幽庆成宫

殿宇前檐明间开门,其余槛墙上开窗。后檐及山面砌墙。

南城寻幽庆成宫
大殿及妃宫殿均用金龙和玺彩绘,部分额枋和平板枋保留了原有彩画,以做对比。

南城寻幽庆成宫
    东西配殿建筑面积各为84.12平方米。其面阔各三间12.48米,进深一间(3椽4檩)6.74米,悬山卷棚顶,绿琉璃瓦屋面。

南城寻幽庆成宫

    殿前后檐柱额枋上有一斗三升斗硕,每间补间斗硕四攒,柱头有卷杀,柱有侧角。殿宇开门,彩画为龙锦枋心。

南城寻幽庆成宫

    参观完内宫墙里建筑,仍由东掖门出,沿着棚户区里的小巷绕向南面。外宫墙内东南原有二层钟楼一座,20世纪50年代已倾圮,大概位置应该位于此处。
南城寻幽庆成宫

    外宫门建筑面积120.7平方米,面阔五间16.54米,进深一间7.3米,屋面为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剪边,三踩单昂磨砖斗硕,明间6攒,次间4攒,稍间1攒,山面六攒,连同角科、柱头科共有斗硕56攒。旋子彩画。

南城寻幽庆成宫

    外墙以北36米为内墙,建筑明次间开三间拱券门,现在左右两间被砖砌堵。内外宫门结构造型基本一致,台明的汉白玉石栏杆尚未恢复,都堆在院内一隅。南城寻幽庆成宫

继续沿墙绕行,来至庆成宫的北墙外,此处还保存着修缮前的部分墙体原貌。

南城寻幽庆成宫

西北角还开有一个铁门,估计是以前院内居住户的外出通道。

南城寻幽庆成宫

    至此总体参观完毕,形成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即庆成宫整体布局为院中院,内外宫门形成两个大的院落。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宫门、内宫门、大殿、妃宫殿(此名系2001年修缮中在四角套兽及某飞椽身上发现的题迹,因该殿名称无记载,故暂用此名),大殿、妃宫殿间东西两侧有东西配殿,内宫门与大殿间院墙东西各有拱券掖门一间。

南城寻幽庆成宫

建筑集中在轴线北部的同一高台上,周有围墙相连,形成一座封闭的院落。

南城寻幽庆成宫

建筑高台两侧又各为一个院落,并在院墙上设墙体门。

南城寻幽庆成宫

妃宫殿左右与配殿用围墙相连形成一小院,而院南墙与其相对应处开随墙门一座。

南城寻幽庆成宫
   
庆成宫组建群原被育才学校用做食堂,于2000年收归文物部门管理,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性修缮。但由于和大慧寺情况类似,被居民区重重包围,尚不具备开放条件,成为闹市中一处鲜为人知的寂寞宫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