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未必去过的颐和园景点(之九)
景明楼
“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这是清乾隆皇帝赞美颐和园昆明湖的诗句。风光旖旎的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颐和园西堤系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本是一条不宽的堤岸,可是设计者别具匠心地将其人为地断开,在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

乾隆皇帝曾有诗曰:“面水背山地,明湖仿浙西;琳琅三竺宇,花柳六桥堤。”
其间,还用一座临水而建的优美建筑——景明楼加以点綴,使西堤更加变幻多彩。

沿昆明湖东岸南行,铜牛旁有一座昆仑石,碑阳镌刻乾隆皇帝御制《西堤》诗:“西堤此日是东堤,名象何曾定可稽。展拓湖光千顷碧,卫临墙影一痕齐。剌波生意出新芷,踏浪忘机起野鹥。堤与墙间惜弃地,引流种稻看连畦。”此碑记述的是昆明湖东堤形成的历史:此地原为被八国联军焚毁的皇家园林畅春园西部的湖堤,称“西堤”,1750年乾隆帝修建清漪园时,开挖昆明湖,在湖的西部修筑了一条西堤,就把原来的西堤由南湖岛一线向东移至文昌阁一线,成为湖的东堤。所以诗中说“西堤此日是东堤”。碑阴御诗其二如下:“映霁频来殊畅心,几余湖上试追寻。东堤石啮腰含涨,西岭云■顶尚阴。风细波轻全拂暑,霑优旸若恰宜今。六桥那畔鳞塍楼,骋望新秧喜不禁。”
在波光潋滟的昆明湖南端、绣漪桥东北侧还有一块昆仑石,石碑四面镌刻着清乾隆皇帝四次由西直门外高梁桥乘船沿长河至清漪园沿途所见景色的题诗二十首,其中有些诗句的字迹仍清晰可辨:“片刻徘徊乐善园,进舟仍复溯长源。”、“广源闸隔水高低,易舫之间屟步堤。万寿寺才离半里,扬帆姑且置招提。”、“麦庄桥过接长春,两岸轻烟疏柳新。”、“绣漪月漾忽当头,绿柳桃红四面稠。寒食明朝并上巳,岂能分日作遨游。”、“陆纤入湖易水纤,湖光上下漾天光。”。

乾隆皇帝一生好弄文墨,到处作诗题字,仅“御制诗”就达五万余首。诗中像唐诗名篇那样被世人琅琅传诵的佳作几乎没有,但从上述摘录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乾隆当年去清漪园的放舟路线、行船方式,以及长河两岸至颐和园沿途的秀丽景色,它记录下长河作为皇家御用河道的一段历史。
绣漪桥,俗名罗锅桥,连接着昆明湖、长河、东堤和西堤,很像玉带桥,形态秀美,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桥正中的栏杆上镌刻着乾隆皇帝手书的“绣漪桥”匾,桥两面乾隆御笔所题的对联,南面为:“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鳞纹千叠,望月漾金波。”北面为:“路入阆风,云霞空际涌;地临蓬岛,宫阙水边明。”
在颐和园南如意门外昆明湖出水口的门柱上,镌刻着乾隆的两副对联。南面一副是:“三岛忽疑移此地,六桥原不异西湖。”其联意是乾隆皇帝泛舟湖上,忽然觉得昆明湖中的三岛(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就像秦始皇海上求仙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移来此地一样。西堤六桥(玉带桥、界湖桥、练桥、镜桥、柳桥、桑苎桥【光绪年间改称豳风桥】)的景致与杭州西湖苏堤六桥(跨虹桥、东浦桥、压堤桥、望山桥、锁澜桥、映波桥)的美景并没有任何区别。北面一副是:“芷白浦青景有望,鸢飞鱼跃兴无穷。”其联意是泛舟湖上,放眼昆明湖边芷白浦青,湖上鹰飞鱼跃使游者兴味无穷。

西堤素有“北国江南”之美称,东望昆明湖波光粼粼,西眺玉泉山近若咫尺,北瞩万寿山雄浑壮阔,南观西湖岸绿柳飞扬。
藻鉴堂位于西堤西南湖中岛上,古时选拔人才的官吏称为“藻镜”,藻鉴堂由乾隆皇帝命名,寓意选拔人才的殿堂。此处自建国后就被北京市委用作内部招待所,从未对外开放过。
柳桥在西堤南端,为西堤第六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因为西堤上遍植垂柳,此桥掩映在柳色之中,故而取名于杜甫的诗句:“柳桥晴有絮”。桥身细小,桥洞玲珑,桥上有无脊卷棚歇山顶重檐方亭。双重檐下彩绘,四根红漆大角柱,四根门柱。门柱分两两立在桥口两端,桥坡上有七对矮石刻望柱护栏。
沿着西堤漫步,是本公子最喜欢的游颐和园的方式。
景明楼位于西堤南端,是“一主两配三座”的临水楼阁。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992年重建,所悬匾额楹联均为新制,选自乾隆诗。
景明楼的形制来源于元代赵孟頫《荷亭纳凉图》,其名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诗句的意境。

南配楼东面二层匾额、楹联为“湖芳岸秀”、“停桡漪影翻铜凤”、“倚槛晓光印玉蟾”。一层楹联为“虽是春韶犹酝酿”、“可知物意已舒苏”。
南配楼西面二层匾额、楹联为“岸芷汀兰”、“无端霞意拖红绮”、“不画晓光染翠螺”。一层楹联为“鵁鶄凫雁烟波阔”、“岂必无心独野鸥”。
景明楼是当年清朝帝后们游乐、观鱼、赏景的佳处之一,由主楼和两座配楼组成。主楼南侧匾额、楹联为“水天一色”、“迥连上下天光碧”、“分入东西水影红”。
乾隆用“景明”二字作楼名,一方面是景明楼具有“柳绿桃红、岸芷汀香”的春和佳景,另一方面是借《岳阳楼记》中的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自己在游娱之中“偷闲略赏还知愧”,“后了先忧缅前贤”。
主楼东面二层楼阁正中高悬“景明楼”匾额,两侧楹联为“谢朓诗情摹霁景,仲淹记语写澄空。”。一层为“水态风光”、“汀兰岸芷晴舒暖”、“绿柳红桃风拂柔”。西面二层为“琼岛瑶台”、“入画未疑到蓬阁”、“引舟不去限神仙”。一层为“杨柳湖烟”、“云霞流丽东西映”、“天水空明上下鲜”。
主楼北侧匾额、楹联为“静影沉璧”、“鱼颉鸟颃自飞跃”、“波光云影相沉浮”。主配楼之间,点缀奇峰怪石。
景明楼前面是烟波浩渺的昆明湖,后面的西湖中有大片的水域开辟为荷塘,使得“荷塘月色”包含在西湖美景中。

西面的玉泉山宝塔,隐约可见。
北配楼东面,二层中悬“虚明万象”匾额,两侧楹联为“布席只疑天上坐”、“凭窗何异镜中游”。一层楹联为“春秋无尽风兼月”、“左右何须女与牛”。
北配楼西面,二层中悬“鱼跃鸢飞”匾额。两侧楹联为“开篷恰喜来澄照”、“倚槛何殊畅远观”。一层楹联为“泻露珠倾下游鲤”、“冲烟香散蓦飞凫”。
远眺十七孔桥长虹卧波,景色怡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