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定向培养儿童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心理家庭教育育儿理念育儿技巧育儿 |
分类: 父母教育 |
是父母的,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能在未来竞争中保有一定的优势。于是,为了这一目标,家长就提前为孩子做大量的准备,在某个方面拼命追求,比如上各种兴趣班、请家教,甚至有能力的家长还会亲子操刀。虽然这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这是有问题的。
定向培养是一种专门技能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专门人才的教育。定向培养在教育的目标、内容上比较集中和单一,在方法上则讲究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大量有针对性的重复和强化,多强调熟能生巧。而在技巧上,则有一定的套路和思维定式。所以,定向培养通过训练,使被培养人的学习成绩得以大幅度提高。
但过早的定向培养,对婴幼儿来说,则不是很恰当的,原因如下:
第一,想对孩子定向培养,就需要家长非常有前瞻性。孩子的成长基本需要20年的时间,而在如今知识爆炸的年代,20年的知识结构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如20年前谁想到现在办公都使用电脑?所以,当家长没有很强的前瞻性,为孩子所选择的某个方向,等孩子成人时,已经过时失去竞争优势了,这等于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过早定向培养可能忽视孩子其他的长处。假设家长真的根据孩子的特点、长处想对其进行定向培养,想法是好,可问题是孩子的发展就是不稳定和易变的。现在在某方面表现优势,不一定是孩子最强的一项,而你认为弱势的一面,往往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或由于生理、心理条件不具备,无法展现出来。
第三,定向培养需要有一定认知的积累。许多家长有一个误解,以为可以让孩子单一发展,但实际上人的某种能力的突出表现,必须依赖其他多种能力的发展。比如,让孩子学钢琴,如果孩子的手部小肌肉不协调,必然弹不好。同时,假设孩子没有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就是技巧再好也弹不出乐章的真正内涵。
第四,定向培养牵涉到大量的间接经验知识。想学的快,就要掌握前人的技巧,但这些技巧都是高度总结,其推理对孩子来说可能很复杂。所以,孩子只知道怎么用,几乎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学习方式有较强的思维定式,非常不符合婴幼儿以感知觉为主的认知方式,最后必然造成孩子对什么都不求甚解,只想要结果。
第五,定向培养需要有较强的毅力。一般来说,婴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且很难维持,而定向培养需要有大量的重复行为。当孩子重复到一定程度,再有趣的重复练习也会变得很乏味,由此孩子的兴趣下降非常快,甚至是变成厌恶。所以,不管有没有“外力”的影响,孩子会厌倦学习,并把此当成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情。
第六,过早的定向培养会占用孩子大量时间。任何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为某事占用,就无法投入到其他方面。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通过大量的感知觉认知来认识世界,如果单一方向占用时间过多,则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而最后就是孩子在某方面有所成就,由于其他方面的欠缺,使其很难融入社会。
第七,对孩子定向培养的家长比较功利。当家长过于操心孩子的未来,希望在某方面能抢跑一步,使自己的孩子有所谓的竞争优势。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想法,既然家长会这样去做,也一定在其他方面有功利的想法。于是,为了达到目标,特别是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后,家长喜欢采取一些极端的教育手段,这一定会使孩子感到压力,妨碍健康成长。
第八,过早定向培养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当间接经验知识对孩子灌输过多,孩子必然没有自己的思维模式,遇事后只知道套用“公式”。同时,大量的成人性的思维,孩子很难理解,只能靠记忆来死记。这些都可能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略有挫折就直接影响到自信心,长久以往提高的仅是技能而已。
所以,对婴幼儿,最好不要进行定向培养。当然,如果在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家长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和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等多方面因素,利用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来引导孩子,也是非常好的。只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别太超前孩子的认知能力,否则就会落入定向培养的范畴,过早禁锢孩子的发展。参见《教育应走在孩子发展的前面》。
说到这来,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在儿童教育上,我井中月主张是采取长板理论,即孩子在那个方面强,就要多给孩子创造条件,使这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的加强,培养出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以提高自信心,以此带动孩子的其他方面发展。那这不是和上面所说的,不是有很强的冲突?呵呵,这就算给大家留一个家庭作业,大家思考一下。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定向培养是一种专门技能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专门人才的教育。定向培养在教育的目标、内容上比较集中和单一,在方法上则讲究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大量有针对性的重复和强化,多强调熟能生巧。而在技巧上,则有一定的套路和思维定式。所以,定向培养通过训练,使被培养人的学习成绩得以大幅度提高。
但过早的定向培养,对婴幼儿来说,则不是很恰当的,原因如下:
第一,想对孩子定向培养,就需要家长非常有前瞻性。孩子的成长基本需要20年的时间,而在如今知识爆炸的年代,20年的知识结构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如20年前谁想到现在办公都使用电脑?所以,当家长没有很强的前瞻性,为孩子所选择的某个方向,等孩子成人时,已经过时失去竞争优势了,这等于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过早定向培养可能忽视孩子其他的长处。假设家长真的根据孩子的特点、长处想对其进行定向培养,想法是好,可问题是孩子的发展就是不稳定和易变的。现在在某方面表现优势,不一定是孩子最强的一项,而你认为弱势的一面,往往只是没有表现出来,或由于生理、心理条件不具备,无法展现出来。
第三,定向培养需要有一定认知的积累。许多家长有一个误解,以为可以让孩子单一发展,但实际上人的某种能力的突出表现,必须依赖其他多种能力的发展。比如,让孩子学钢琴,如果孩子的手部小肌肉不协调,必然弹不好。同时,假设孩子没有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就是技巧再好也弹不出乐章的真正内涵。
第四,定向培养牵涉到大量的间接经验知识。想学的快,就要掌握前人的技巧,但这些技巧都是高度总结,其推理对孩子来说可能很复杂。所以,孩子只知道怎么用,几乎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学习方式有较强的思维定式,非常不符合婴幼儿以感知觉为主的认知方式,最后必然造成孩子对什么都不求甚解,只想要结果。
第五,定向培养需要有较强的毅力。一般来说,婴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且很难维持,而定向培养需要有大量的重复行为。当孩子重复到一定程度,再有趣的重复练习也会变得很乏味,由此孩子的兴趣下降非常快,甚至是变成厌恶。所以,不管有没有“外力”的影响,孩子会厌倦学习,并把此当成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情。
第六,过早的定向培养会占用孩子大量时间。任何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为某事占用,就无法投入到其他方面。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通过大量的感知觉认知来认识世界,如果单一方向占用时间过多,则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而最后就是孩子在某方面有所成就,由于其他方面的欠缺,使其很难融入社会。
第七,对孩子定向培养的家长比较功利。当家长过于操心孩子的未来,希望在某方面能抢跑一步,使自己的孩子有所谓的竞争优势。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想法,既然家长会这样去做,也一定在其他方面有功利的想法。于是,为了达到目标,特别是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后,家长喜欢采取一些极端的教育手段,这一定会使孩子感到压力,妨碍健康成长。
第八,过早定向培养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当间接经验知识对孩子灌输过多,孩子必然没有自己的思维模式,遇事后只知道套用“公式”。同时,大量的成人性的思维,孩子很难理解,只能靠记忆来死记。这些都可能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略有挫折就直接影响到自信心,长久以往提高的仅是技能而已。
所以,对婴幼儿,最好不要进行定向培养。当然,如果在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家长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和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等多方面因素,利用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来引导孩子,也是非常好的。只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别太超前孩子的认知能力,否则就会落入定向培养的范畴,过早禁锢孩子的发展。参见《教育应走在孩子发展的前面》。
说到这来,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在儿童教育上,我井中月主张是采取长板理论,即孩子在那个方面强,就要多给孩子创造条件,使这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的加强,培养出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以提高自信心,以此带动孩子的其他方面发展。那这不是和上面所说的,不是有很强的冲突?呵呵,这就算给大家留一个家庭作业,大家思考一下。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父母教育:
《科学育儿,别被专家闪了腰》 《行使父权的父亲不是家庭皇帝》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你孩子还相信圣诞老人吗?》
前一篇:慈悲为怀与掌握正确教育方式